5月2日,工信部發(fā)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4批)》,共包括96戶企業(yè)的453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93戶企業(yè)407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7戶企業(yè)44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2戶企業(yè)2個型號。進入2017年以來,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已累計發(fā)布4批推薦車型目錄,共包括136戶企業(yè)的1473個車型。從推薦車型目錄來看,北汽新能源、華泰新能源、長安新能源、吉利、眾泰、海馬、力帆、野馬等品牌車型皆已入選。而在第三批的目錄當中,共有38款乘用車進入目錄,包括一汽、東風、北汽、吉利、江淮、廣汽以及比亞迪。兩批加起來,基本涵蓋國內大部分傳統汽車制造商。
從傳統車企到互聯網公司,兩路造車勢力已經匯聚于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無法避免,且只要風向一天不改,這種熱就會持續(xù)一天。價格戰(zhàn)一直是汽車廠家最不愿提及的一個字眼,但在市場上卻又是不得不采用的一種手段。隨著競爭加劇,價格戰(zhàn)難以避免會從傳統汽車燒到新能源汽車,共享租賃、共享汽車等全新出行方式的出現,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zhàn)提供可能。新能源車要從傳統汽車手中搶奪市場份額,價格戰(zhàn)也是難以避免,但這對消費者而言還是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