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崗位薪點工資標準表”在網上曝光后備受熱議,話題聚焦在“最低崗級的初級崗位對應基準為20”上。電企員工一向被傳拿著高薪, “20”這個數字很容易引發人們往“年薪20萬元”方面猜測。
大唐集團相關人士昨日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日前網上所爆大唐集團工資表數字并非職工實際收入,僅為薪酬點數。至于詳細工資情況,該人士并不愿意透露。而據本報記者調查到的情況,電企職工工資普遍是相關產業煤企職工的5~10倍。
記者通過查閱大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電(601991.SH)財報獲得的數據為,該公司2010年工資及職工福利成本為20.47億元,占當年總成本的3.89%。記者根據公開的人數折算,該公司2010年人均薪酬支出大約10萬元。實際工資則低于10萬元。
本報從大唐集團下屬電廠調查到的數據也接近上述比例。上述大唐集團山西電廠人士告訴本報,該集團位于山西省的電廠工資及福利成本占電廠成本約為1%~3%,均在5%范圍之內。
大唐稱“20”是薪酬點數
大唐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正確的工資計算方法應為:年內工資=基礎工資+薪酬點數+獎金。但其中點數對應的工資數量要視職工所在電廠規模而定,獎金數量則要視該廠年內效益情況而定。日前網上所爆大唐集團工資表數字并非實際工資,僅為薪酬點數。
不過,有些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年薪20萬元的可能性。盡管不同地區經濟狀況不同,電廠職工收入也有差異,但總體仍處較高水平。“如果是經濟還不錯的地區,電廠職工年收入達到20萬元是有可能的。”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專家李朝林告訴本報。
大唐集團山西一家電廠人士稱,該集團總部的中層職工能達到每年20萬元的收入,但地方電廠的基層員工則“不可能有這么多”。他告訴本報,工資表中集團公司的初級崗位對應科級職工、中級崗位對應處級職工、高級崗位對應主任級即司局級職工,而每一級崗位又分為三檔。
而國電集團河北一家電廠人士則稱,電廠工資雖較當地平均工資高,但“初級崗位年薪20萬”的說法并不可靠。“年薪20萬我買房就不用貸款了。”該人士說。
目前,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業務全部虧損,無一幸免。在上月國家發改委上調電價之前,大唐集團一位高層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大唐集團火電業務虧損已達30億元,是自2008年以來虧損最嚴重的一年。整個集團火電業務虧損面已超過50%,目前僅靠銀行信貸的支撐,否則旗下多家電廠或難逃破產的命運。
電企工資為煤企5~10倍
盡管火電企業深陷債務泥潭,但電企員工的工資普遍還是比較樂觀的。李朝林告訴本報,目前電力企業職工平均工資遠超煤炭企業,前者基本是后者的5~10倍水平。
李朝林認為,雙方產生較大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電廠靠政策吃飯,只要能調電價就行;而煤礦靠賣煤的同時還靠壓縮職工工資和待遇實現利潤”。因此他表示,煤炭企業中月收入在1000~2000元、年收入1萬~2萬元左右的職工數量眾多,但電企職工每年5萬~8萬元收入并不算高。煤礦負責人的年薪約在30萬元,但也僅相當于電廠的中層水平。
一位從業20多年的煤礦負責人告訴本報,電企有很多方法從煤礦獲利,例如內地電廠喜歡在驗煤的時候降低熱值,然后降低煤款。“比如把5000大卡的說成4800大卡的,這樣每噸煤就少交30元煤款,即使這樣還總拖欠,必須請客送禮才行。”該負責人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表示,煤企與電企收入差距問題,歸根結底是國有企業的成本監管問題。他對本報稱,國家主管部門應要求五大發電集團等國有壟斷企業公開職工工資及福利在總成本中的占比,這樣有利于公眾了解上述企業的運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