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監察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一處非法煉鉛窩點隱藏在一廢棄水泥廠中,還偽裝成木材加工廠,3道鐵門阻斷了監督檢查,廣西環境監察人員利用衛星定位、無人機高空偵查和移動執法系統等先進設備鎖定證據,去年9月一舉“端掉”非法窩點。
廣西境內分布各類排污企業2.4萬家,但全區執法隊伍實際在編在崗900多人,執法工作任務繁重、力量不足。針對這一現象,自治區環保廳將移動執法系統建設列為重點工作加以推進,建成了覆蓋自治區、市、縣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
移動執法系統使用一年來,廣西累計執法2.14萬次,出動5.52萬人(次),完成各種執法檢查記錄2.36萬條,上傳現場取證照片1萬多幅,督辦環境違法行為1410個。
目前,廣西縣級以上的環境監察機構配備移動執法箱223套,各級環境監察機構平均2—3套;配備PDA便攜式手持移動智能執法終端1239臺,環境監察人員人手一臺。這既提高了環保人員的執法能力,又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自治區環保廳介紹,這些環境科技利器使得執法效果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11月底,廣西查處的環境違法案件同比增加65%;近3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