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單一化的產品和孤島式的技術研發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應對未來產業變革,打造產業創新聯盟,提供電動化系統解決方案,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11月19日,沃特瑪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產業展在呼和浩特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為期兩天的會展,沃特瑪創新聯盟攜“明星”產品及新能源汽車上、中、下游等全產業鏈產品高調亮相,讓每一位參觀者感受到了“電”動、“綠”色新交通的無限可能與生機。
“三個最”成就高規格展會
步入3800多平方米的展會現場,從動力電池、儲能,到核心零部件,再到商用車、乘用車五大展區分列左右,來自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的50多家優秀企業,包括15家上市公司的30多個產品品類,115件最新展品進行了展示。這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首次在呼和浩特集中亮相,成為迄今為止內蒙古規模最大、產業最全、規格最高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展。
有著30多年駕齡的貨車司機任靜師傅特意來到現場。“第一次見這么多的新能源汽車,這些新產品確實有很多科技含量,隨著城市發展,相信這些創新產品會越來越多地推廣到我們的日常出行中。”任靜說。
在展會現場,一臺12米長的藍色純電動公交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車身左右兩邊共4個車門,高峰時段最多可載客約100多人,車身內部每個車門上方都裝有兩個顏色不同的指示燈,和地鐵一樣,哪邊車門開啟,指示燈將給出指示。這款純電動公交車就是即將在呼和浩特市投入運營的BRT快速公交車車型。
沃特瑪聯盟副秘書長韓玉榮現場當起了講解員:這款車比我們現在的公交車長一些,可以在低溫條件下兩端進行快速補電這樣的模式進行運行。呼市會投入垃圾壓縮車和水泥罐車,這些重型車對于城市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影響比較大,改用新型電動車后,將有利于節能減排。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產業,在現場,來自包頭的企業代表姜文平看中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這塊“蛋糕”,現場就與新能源車生產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希望將來我們能達成一個合作,我們來做市場,他們提供新能源車輛,如垃圾車、大客車等 。”
“明星”助陣 不只是拉風
值得一提的是,業界期待已久的互聯網汽車“游俠”揭開神秘面紗,東風汽車、南京金龍等公司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新品也同步亮相。市民在體驗更加環保舒適的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可以近距離了解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圖譜”,見證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創新的成果。
業內人士認為,以引領市場風向、促進市場應用為鮮明特色的沃特瑪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產業展,通過吸引符合行業發展趨勢、代表業內最新科技水平的行業優秀產品和創新方案參展,不僅對促進行業發展、推動協作創新具有示范引領的作用,還對推廣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改變社會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認知等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除了超級拉風的“游俠”外,在展廳中央的一款飛機可謂賺足眼球。
在展會現場,要問新能源哪里能體現最全面、最前沿的自主創新成果,中國第一架新能源雙座輕型飛機一定是這里當之無愧的“明星”。這架由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輕型機,采用8.8kwh鋰離子電池,可以續航45分鐘到1小時,充電時間只需要1.5小時到2.5小時,電池還可在10分鐘內快速更換。目前,這一型號為RX1E飛機已取得型號設計批準書(TDA)和生產許可證(PC),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現在這架飛機已經完全具備飛行條件。”沃特瑪聯盟秘書長王學強介紹:“這款新能源雙座輕型飛機是運動型飛機,主要是為了培養飛行員,再有可觀光旅游,第三也可以做森林防火測繪的具體工作。”
全產業鏈 帶來一站式參觀
此次沃特瑪創新聯盟新能源產業展涵蓋正極原材料、負極原材料、隔膜、電解液、鋁箔、銅箔、動力線束、信號線、復合PCB、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充電樁、動力總成、車輪、車橋、電動真空泵、冷卻系統、潤滑系統、四通道ABS系統、儀表、儀表臺、轉向系統、純電動汽車等30多個產品品類,尤其是純電動汽車車型齊全,包括乘用車、物流車、公交、客車、重卡、環衛車、牽引車等各類車型,115件最新產品展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科技研發成果以及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
“這樣全產業鏈的展覽很難得一見,讓我們可以一站式參觀,便于和各個環節的廠商洽談。”一位特意從外地趕來參加展會的劉先生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展中,這樣全產業鏈的會展特別受歡迎。
王學強表示 ,未來會形成一個500億產業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這個產業在商用領域在亞洲都是最大的,能夠減少污染的同時,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自治區的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