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我國火電、核電、水電、光伏、風電等發電設備和輸配電裝備在海外市場捷報頻傳,走出去尋求產能國際合作已經成為電力設備行業新常態。
近期,無論是“華龍一號”落地阿根廷帶動超300億元核電裝備出口,還是我國風電機組出口瑞典、白俄羅斯等歐洲國家,無不釋放出我國電力設備企業借“一帶一路”春風大踏步走出國門的積極信號。為更好的助力電力設備企業走出國門,推動我國與其他國家能源的互聯互通及電力技術的交流與合作,由振威展覽股份(股票代碼834316)主辦的中亞最大電力展——新疆國際智能電網暨電力技術設備展覽會(簡稱:csepe)將于2016年7月22-24日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同期舉辦“一帶一路”亞歐智能電網主題峰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羅安,鄧長虹、余濤博士將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為促進我國能源互聯網和智能電網的發展做出重要指導,邀請國內頂級專家院士和中亞國家電力管理部門領導、電力公司等相關單位參加。
“一帶一路”戰略強力支持
2016年,“一帶一路”建設已在籌劃下一階段工作的新布局。截至2015年底,國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共支持項目400個,涉及能源、礦產、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園區、電力裝備、農業等多個領域,貸款余額超過900億。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三部委經國務院授權,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了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通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以能源建設帶動經濟合作,以能源互聯互通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智能電網在全球廣泛應用,強化能源與電力技術創新。
“一帶一路”建設及能源互聯互通大大刺激了相關國家的電網投資量,帶動中國電力設備企業出口,給國內電力設備企業帶來強勁增長。“一帶一路”覆蓋國家新增電力建設需求量巨大,包括中國、印度、中東在內的亞太地區用電量持續上升,相關國家電力設備需求也迅速增加。
企業走出去碩果累累
“近年來,哈電集團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走出去以及‘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目前,哈電集團產品已經裝備了全球500多座電站,出口到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哈電集團”副總經理吳偉章介紹說。
特變電工目前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其他國家在建項目超過30億美元。公司將圍繞“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推動塔吉克斯坦2*350MW火電站項目;圍繞“中巴經濟走廊”,推動巴基斯坦1GW真納太陽能工業園項目落地;高質量建設好巴基斯坦500KV、220KV變電站建設項目,作為中國最大的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大量特高壓項目的核準開工大大密切了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國際電網的互聯互通。特變電工執行總裁黃漢杰說:“我們愿意把先進的技術、裝備和能源與世界各國分享,深入推動跨國電力聯網、電力投資、電力技術、電力人才互培等方面的合作,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加強和民生改善。我們也愿意為中國及世界能源事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推動中國與鄰邦的貿易相通、經濟互補、安全相依,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落地生根。”
發揮市場力量“走出去”模式不斷創新
一個產業的發展不但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還需要重視發揮市場的力量。展會作為最有效的市場機制平臺,在促進行業技術交流合作,推動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新疆國際智能電網暨電力技術設備展覽會”的舉辦,將引進先進電力技術與裝備,從能源發電、變電、特高壓等輸配電技術到終端的相關設備與技術,以市場為導向、以采購為中心,其綜合性與專業性、區域性與國際性的完美結合,提供一個集采購、考察、交流于一體的具有新疆特色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性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