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牌儀式

評審會現場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記者趙妍) 近日,廣東江門市循能綠色設備有限公司“負能耗智能工廠”項目經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與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示范基地辦公室申報,主席辦公會決議,組成由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科技部原秘書長、黨組成員石定寰為首的項目評審小組,赴廣東省江門市開展“低碳科技成果轉化與產學研示范基地”評審工作并同期舉行授牌儀式。江門市循能綠色設備有限公司成為廣東省首家榮獲該基地稱號的公司。
授牌儀式上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李鵬秘書長表示,經過前期的考察、現場的評審和數據分析,循能綠色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符合全國示范基地的示范要求,因此給予授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家發展綠色經濟,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希望循能綠色設備有限公司在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的幫助和支持下把“一帶一路”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戰略基點,優化發展布局,培育新的增長點,發展新的增長極,打造新的增長帶,努力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成為沿海開放新高地,在廣州經濟帶中成為核心增長極,加快形成結構合理、方式優化、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能夠為光伏行業、低碳行業提供更多優秀的產品和技術。
循能公司開啟新能源革命
作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單位和江門市重點項目之一,江門市循能綠色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循能公司)自成立以來,本著“百年基業,復綠地球”的信念,始終致力于利用光伏建筑一體化、風力、水力發電系統、智能節能電器、室內外LED照明燈具、環保恒溫通風設備等集成技術,為客戶提供可再生能源開發與管理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企業擁有國際工業4.0標準的全自動生產線設備和強大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團隊,至今已開發了6大系列、30多個產品。
循能公司示范園區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公司安裝的太陽能、風力發電機平均每天可發電400千瓦時,設備、照明及生活用電約350千瓦時,足以自給。在節能減排方面,企業年發電量14.6萬千瓦時,可節約46720噸,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40650噸。項目分為“集成商貿節能大廈”、“集成自然生態旅游區”和“負能耗智能4.0集成工廠”。這些項目通過對可再生能源的深度開發與科學管理,把綠色能源發電與節能環保完美結合,在提升效能的同時,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
“負能耗智能工廠”改變能源格局
江門市循能綠色設備有限公司“負能耗智能工廠”建筑系統秉承“安全耐用,結構簡單,綠色環保”的理念,在現有常規鋼結構節點構造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大膽創新設計出“易拆易裝”結構系統。結構構件采用不銹鋼材質,最大限度減少使用階段的維護開支。拼接點結構簡易,安裝方便,節點設計時借鑒了“插銷”與“套筒”的工作原理,在滿足國家相關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優化節點設計,簡化傳力途徑,通過改良節點板加工的工藝達到結構輕型化和安全性能不降低的雙重效益。通過對節點的標準化、系統化的設計和外圍護構件及屋面系統的優化改造,系統化開發,有效的提高了循能組合建筑系統在多樣性、舒適性、可選性等方面的競爭能力。
“負能耗智能工廠”內節能電器生產線及手搖發電機以德國工業4.0標準進行設計,產品生產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全程實現自動化。該生產線占用空間少,所需工人少(僅需維護人員3名)的優勢。該生產線可以精準地保證產品的質量與數量,有效避免廢工、廢時、廢品等管理損失,突破傳統管理,自動化+互聯網操作,隨時監控和發出指令。經過精細測算和論證,該項目能比同行節省成本30%以上,并能夠為生產、商業、農務和生活各個領域提供可持續、穩定的清潔能源供給,從而實現能源利用的根本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