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
綠色之光—信息學院赴沈陽社會實踐團
走進學堂,他們是自強不息的學子;走出教室,他們是振興祖國的希望。步入公園,他們留下了東大學子的熱忱;跋山涉水,他們溫暖了沈陽渾河之源;走進社區、問卷調查,他們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肯定,他們就是“綠色之光——信息學院赴沈陽社會實踐團”小分隊。學思并用,知行合一,他們的腳步橫跨大半個沈陽,奉獻于沈陽的環保事業。五天的汗水,澆灌著環保之花。
“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此次實踐旨在對環保政策的了解;對工業工廠污染治理方式、流程的了解;對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對垃圾處理影響的了解,最后,將環保政策、工業污水處理、垃圾分類等知識整理并向大眾宣傳,向環保局等相關單位針對相應問題提供可行性參考建議。
旅游革命——公園環境變形計
晚風吹過河面上最的一波漣漪,夕陽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暉,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歸雁。我們默默地站著,目光游離在那若即若離的記憶之門上。當許許多多都已逝過,當許許多多都已凋盡,我們起碼還可以對自己說:“別傷心,我已體驗過那種感覺,雖然只是曾經擁有。
▲實踐團成員正在打掃景區衛生間
世界上有三個國際組織的英文簡稱同為“WTO”: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旅游組織、世界廁所組織。為什么要說廁所?世界廁所組織發起人說過,“廁所是人類文明的尺度”。從2015年起,中國將啟動為期三年的“旅游廁所革命”。
“廁所革命”的主體是誰?既有業主單位、主管部門,還要有當地政府,更要有廁所使用者管理實施和設施維護是“廁所革命”無形一面。李金早說,廁所革命僅有廁所建設者、管理者行動遠遠不夠,廁所使用者都應養成文明如廁習慣,抵制粗鄙如廁行為。需要從國內做起,從娃娃抓起,進行終生教育。
▲受到污染的映月湖
城市公園在城市中應具有多樣的價值體系,如生態價值、環境保護價值、保健休養價值、游覽價值、文化娛樂價值、美學價值、社會公益價值與經濟價值等。對于如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來講,城市公園無論在社會文化、經濟、環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了檢驗公園環境,實踐團小組選取了南湖主旅游區和較偏的映月湖景區進行實地觀察與“護園”行動。經過實踐我們發現,主湖區景區環境明顯好于映月湖景區。原來,主湖景區由于存在有秩序的打掃,雖然偶有隨處亂扔垃圾的現象,但并沒有對環境造成太大的影響。然而,映月湖景區情況不容樂觀,吃完的泡面桶,亂飛的面包袋,吃完不整理的燒烤,滿目的垃圾,橫躺的垃圾桶,發出惡臭的味道,讓人看了感覺很是氣憤。義不容辭!我們在這里發起了一場關于公園環保事業的“變形計”。
▲實踐團成員打掃公園內垃圾
甩掉“黑帽子”——工業污染治理
▲廠長為我們講解關于排污處理方案
▲實踐團成員與廠長合影
行程第二日,實踐小組前往沈陽天乙新數控機械有限公司進行參觀,并受到了廠長的熱情接待。在李部長的帶領下,本次實踐參觀了機床生產過程和工廠廢棄物處理設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廠長一直掛在嘴邊的話,工廠雖然小,但廠長對環保問題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設置了標準的廢水、廢渣處理模塊。最近十多年,沈陽冶煉廠關閉,化工、制藥企業搬遷改造,集中供熱等等,環境狀況有很大改觀,如今沈陽已經成為一個“森林”城市,國家環保達標城市。
廠長還提到,走向崗位后,你的所有過去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張白紙,自己將來發展的好壞完全取決與自己工作后努力與表現,并鼓勵我們要自強不息,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開創自己美好的未來。
渾河水魂——渾河水質現狀考察
渾河古稱沈水,又稱小遼河。歷史上曾經是遼河最大的支流,現為獨立入海的河流、同時也是遼寧省水資源最豐富的內河。流域范圍在遼寧省中東部。源于清原縣滾馬嶺,流經撫順、沈陽等市縣,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納太子河,向南流至營口市附近入遼東灣,全長415公里。
▲受到污染的新開河流域
▲生活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建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事。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既可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還可以變廢為寶。大量污水經過處理可以變成中水,可用于灌溉,也可用于工業用途,能夠緩解水資源緊缺難題;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淤泥,可轉化為肥料等多種資源,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正因如此,近些年污水處理產業一直都是國際上的熱門產業。
▲風景優美、秀色可餐的自來水水源地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們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忙碌一天的人們不喝水,何以獲得充沛的精力?被太陽炙烤了一天的盆栽植物得不到水的澆灌,何以長出綠色的樹葉呢?
▲受到污染的自來水水源地
作為自來水水源地,本應該是水質最好的地方,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游玩的人們只顧自己享受,卻破壞了這里美麗的風景。醒目的禁止垂釣、野浴的標志,也不能打破人們依舊垂釣野浴的興致。無人管理使得這片風景顯得不那么完美,一己之私讓我們的水源地不那么安心。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
結束語:
雖然五天辛苦而有意義的行程已經結束了,但我們對環保的關注沒有終止。一往無前的路上,或受到鼓勵,或受到質疑,我們都堅定不移走完了這段環保之路。有人說,環保是個虛晃子,還不如去養老院、孤兒院,但是我們要向所有人展示,環保是每個人畢生的事業,我們要善待環境,善待我們的唯一的家園。我們的努力不是徒勞,我們要讓大家驚醒,雖然現在我們還差很多。環保與人民素質密切相關,是國家形象的代表,也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蓬勃發展的必要保障。環保事業永無止境,我們也將為之奮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