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污染宣戰的眾籌環保新力量——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在京成立
在清華科技園創建20周年之際,啟迪控股旗下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成立儀式于2014年3月16日下午,在清華科技園北京主園區舉行。在成立儀式上,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首次提出“眾籌創新創業力量、面源治理環境污染”的環保產業發展新模式。
本次活動由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清華x-lab和清華MBA校友節能環保協會共同主辦,邀請到青云創投合伙人朱盾鳴、啟迪控股旗下清華陽光能源公司總裁文輝、和君資本投資總監李良棟等多位環保產業領軍人物作為孵化器導師與近百位關注環保創業的清華校友進行了交流。
大力扶持中小企業 為環保產業注入新生動力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表示:“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這句話展現了政府對環境治理的決心,也激起了各界的共鳴。
節能環保是一個大事業,它體現為社會的方方面面——工業、建筑、交通、民用產品等各領域——都將向清潔、高效、節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需要政府的鐵腕,也需要眾多創新活躍的中小企業,它們是環保產業嘗試新技術新模式的主體,是環保科技進步重要的推動者,是產業發展的潛在動力和后備力量。
作為中國創新科技服務的領跑者,自1994年開始建設清華科技園以來,啟迪控股一直關注著創新創業型企業的成長。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啟迪控股在今年正式啟動了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的運營,首次提出通過幫助節能環保領域中小企業的創新和創業促進環保產業發展。
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以聚集培養快速成長的節能環保領域科技型創業企業為核心,通過加大對中小型、初創型環保節能科技企業的支持,形成一批國內領先的節能環保產品,推動環保節能產業集群發展,倡導和輔導低碳經濟,帶動區域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孵化器的建設目標是:通過3-5年時間,累計引進和培育100家節能環保領域高科技創業企業,完成50項以上國內外優質科技成果轉化,入孵企業累計獲得風險投資額超過5億元,培育10家行業高成長明星企業。
一品牌雙城記 南北聯動優化資源配置
據介紹,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將在清華科技園的北京主園和南京分園各設立一個孵化場地,形成一品牌雙基地。
北京是中國目前人才、資本最為活躍的創業策源地,但相應的,在北京運營一家初創公司,成本要遠高于外地。為了與北京形成互補優勢,孵化器在清華科技園的全國分園網絡中,選擇了南京分園作為孵化器的雙基地之一。
南京是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提倡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了優厚政策。同時,南京科教資源豐富,每萬人大學生數量的比例居全國首位,優勢十分明顯。清華科技園(南京)分園是啟迪控股積極探索的新一代科技園,園區重點發展低碳、智能技術等領域。
“兩個孵化基地,將北京人才聚集、資本活躍、國際化優勢和南京政府扶持、低成本創業、長三角市場的優勢互補結合。”孵化器創業服務總監陳石在會上介紹說,“兩個基地共用一套孵化體系和一套數據庫,給創業企業提供多樣的選擇。”
導師指導、多方服務支持,助力創業騰飛
在啟動會上,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向藍色經濟中國發起人、世界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董事朱盾鳴先生、北京清華陽光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裁文輝先生、和君資本投資總監李良棟先生、同方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總經理沈炳順先生、中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副總經理王松五位導師頒發了導師聘書,`
陳石介紹說,“美國成功的孵化器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導師發揮巨大的作用。我們正在聘請覆蓋全環保產業鏈的各類資深人士作為導師,他們來自政府、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媒體界,以及相關的協會社團。通過線下活動和線上平臺讓創業者從導師那里獲得資訊、思路和資源。”
創業公司的發展常常遇到資金、市場、技術、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約。為此,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規劃了一整套的服務體系,將人力、物力和財力科學合理地投入節能環保產業,為創業公司突破制約、助力發展。
完善的金融體系。孵化器設有專門的種子資金和創投基金,支持入孵企業啟動運作。與各知名風險投資機構合作建立節能環保投資聯盟,為入孵企業建立優質便捷的股權融資通道。和各科技支行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為入孵企業建立債權融資的綠色通道。
市場開拓支持。建立環保市場需求數據庫,把京津唐和長三角的環保需求從政府和企業等層面進行梳理,促進入孵企業拓展市場。特別將搭建歐美節能環保項目和企業引進的平臺,通過對接國內市場資源和創業人才,讓更多的國際項目和企業落地。
廣泛的產業界合作。孵化器將聯合亞都、陽光等環保大企業為創業企業提供資源,包括研發資源、市場渠道資源、收購意向清單等。
小支持大成長 以創新智慧推動環保產業
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雖然剛剛正式啟動,但在前期已經積累了一批快速成長的初創型環保科技企業。
由清華校友創辦的南京新奧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一種節水智能環保廁具,通俗的說就是省水的馬桶。每次沖水量為1升,而一般的家用廁具用水量是4-6升。由于采用直排與位移封堵裝置結合的封堵技術,比傳統廁具更干凈衛生,減少80%臭味溢出。每次沖水節省3-5L水,對于家庭來說是減少了開支,對于政府來說降低了治污壓力,對于企業來說贏得了利潤。
新奧科技去年底通過了南京政府扶持“321人才引進計劃”,獲得專家一致好評,拿到了100萬現金無償資助、100平米辦公場地、人才公寓和稅收減免等配套創業支持政策,目前正在南京清華科技園注冊,準備立即生產和推廣這種節水廁具。
這個項目帶來幾個啟示:第一,污染治理和節能環保是一個大事業,不僅需要政府的鐵腕,創業者的小企業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向污染宣戰,向環保發力。第二,小產品小服務,經過市場的放大,帶來的是巨大的環境效益和可觀的經濟效益。第三,技術是環保產業上游公司的重要競爭力,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正在成為推動環保前進和升級的重要動力,小創新帶動的可能是大進步。第四,這些初創企業的成長特別需要扶持,資金、場地、信息,哪怕是微小的支持,都是對他們的莫大鼓勵,對他們的成長可能產生質的幫助。
“小企業,大產業;小產品,大效益;小創新,大進步;小支持,大成長”。“小”對“大”的作用,正是啟迪之星節能環保孵化器的價值所在:以小見大,帶動更多的新生力量和創新智慧加入環保事業,推動循環經濟的永續發展。(賀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