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14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指出,風電發展熱點轉向并網條件較好的低風速地區,說明中國以風能為代表的清潔能源開發潛力將超出以往評估水平。以中南和西南地區為代表的低風速地區有望成為中國風能開發“接替區”,適應低風速地區需求的新型風機開發將進一步帶動中國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發展。
據介紹,低風速地區是指年平均風速低于6米∕秒的地區,此類地區占中國國土面積的六成以上。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的研究顯示,中國風電開發熱點轉向并網條件較好的低風速地區,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來北方一些風電裝機集中區域自身消化以及向外輸送能力有限,出現“棄風限電”現象,當地一些大型風電基地建設不得不放緩,“先找市場”成為上馬新的風電項目的前提。
在技術支撐方面,近半年來,中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先后推出了多種低風速風電機組,其中表現優異者可使年平均風速僅有5.2米∕秒的超低風速地區具備風能開發價值。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仲穎認為,在當前治理霧霾和減排溫室氣體的嚴峻形勢下,中國能源轉型需進一步提速,風能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需要重新評估并大幅提高,風電場開發速度仍需加快,在并網條件較好的低風速地區因地制宜開發風能具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北方風能資源相對豐富的省區,如果解決了風電并網外送問題,依然可以保持較快發展。以新疆為例,得益于哈密-鄭州特高壓送電工程投入商業運行,風電外送條件大為改善,2013年新增風電裝機315萬千瓦,新增規模位居全國各省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