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節能新興行業龍頭。公司業務規模已躋身建筑智能節能行業第一梯隊。公司是全國僅有的幾家地鐵綜合監控系統工程服務商之一,在高星級酒店智能系統工程市占率全國第一。建筑節能行業領先,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展的建筑節能業務量位居全國前列,城市能源監測管理平臺系業內首創,參與起草5 項國家標準。
建筑智能節能市場規模超萬億且持續快速增長。新型城鎮化建設、節能減排政策、民生及消費需求共推行業快速增長。我們預計至2018年建筑智能市場規模將達1.05 萬億,2014-2018 年CAGR15%;其中醫院/數據中心/軌道交通智能化市場至2020 年將分別達479/205/294億元。預計“十二五”期間節能改造年均投資約為4068 億元。“大行業、小公司”市場格局下,龍頭上市公司市占率將持續快速提升。
聚焦智能節能主業,創新商業模式,內生外延并舉,細分市場龍頭地位初步確立,全國化區域布局日趨完善。公司通過戰略聯盟、并購等方式,初步形成包括前端綠色建筑設計咨詢、中端建筑智能化、節能(中央空調+強電)、后端投資運營等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并在軌道交通、酒店、大型公建、醫院、數據中心等細分市場建立起龍頭競爭地位。以“技術+金融”的業務模式,重點拓展智能建筑、建筑節能、智慧醫療、智慧數據中心等新興細分市場。創新商業模式,工程+服務+運營,技術+金融,以合同能源管理開展的建筑節能業務居行業前列,設立深圳前海融資租賃公司,后續類似創新將驅動超常規發展。
增發助力公司二次騰飛,我們判斷公司后續增長驅動力主要在于新業務拓展、商業模式創新及外延擴張。(1)公司后續在軌道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數據中心、建筑節能等細分領域將快速增長。(2)公司深圳前海金融租賃公司可實現低成本高杠桿的融資,后續若通過投資帶動,可實現規模能級的快速提升。(3)此次增發擬募集7.68 億元,成功實施后資金實力大大增強,公司在預案中表示將依托資本市場平臺,從橫向、縱向尋求產業投資并購整合機會,實現跨越式增長。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應收賬款風險等。
盈利預測和估值。預測公司2014/15/16 年EPS 分別為0.60/0.90/1.30元,考慮增發攤薄后EPS 分別為0.49/0.74/1.07 元。考慮到公司龍頭地位及高成長性,結合行業估值情況,我們給予公司24 元目標價(對應14 年40 倍PE,1.5 倍PEG),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