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水廠本身規模就不是很大,微利的。稅收部分占了總收入的5%到10%,壓力很大。”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說,在稅收政策方面,環保行業和企業沒有專門的優惠政策,“我們只能往高新技術企業方面靠”。
上述意見提出,將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入,繼續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支持重點企業實施節能環保項目。地方要加大對節能環保重大工程和技術裝備研發推廣的投入力度,解決突出問題。
在拓展投融資渠道方面,意見提出,加大對節能環保項目的支持力度。探索將特許經營權等納入貸款抵(質)押擔保物范圍。支持綠色信貸和金融創新,建立綠色銀行評級制度。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加大對符合產業政策、資質好、管理規范的節能環保企業的擔保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選擇資質條件較好的節能環保企業,開展非公開發行企業債券試點。穩步發展碳匯交易。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和外資進入節能環保領域。
意見還提出,深化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完善供熱計量價格和收費管理辦法,完善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政策,將污泥處理費用納入污水處理成本,完善對自備水源用戶征收污水處理費的制度。(.第.一.財.經.日.報)
=================
國務院: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有效拉動消費需求;通過增強工程技術能力,拉動節能環保社會投資增長,有力支撐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意見》明確了當前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的四項重點任務。一是圍繞重點領域,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加快發展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提高技術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壯大節能環保服務業。二是發揮政府帶動作用,引領社會資金投入節能環保工程建設。加強節能技術改造,實施污染治理重點工程,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綠色建筑、交通行動。三是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擴大市場消費需求。繼續實施并調整節能產品惠民政策,實施能效“領跑者”行動計劃。強化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力度。繼續采取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照明、高效電機等產品。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范圍,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60%以上,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出租車、物流車補貼試點。拉動環保產品及再生產品消費。完善環保產品認證制度,放開液化石油氣市場管控,擴大農村居民使用量。開展再制造“以舊換再”。推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政府普通公務用車要優先采購1.8升(含)以下燃油經濟性達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擇優選用純電動汽車。抓緊研究制定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實施方案。四是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競爭力。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掌握重大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轉化,推動國際合作和人才隊伍建設。
《意見》強調,要采取有效措施,強化約束激勵,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一是健全法規標準。加快制(修)訂節能環保標準,完善法律法規,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二是強化目標責任。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完善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加大對重點耗能企業的評價考核力度?! ∪羌哟笾醒腩A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入。四是拓展投融資渠道。支持綠色信貸和金融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等債務融資工具。五是完善價格、收費和土地等政策。制定和落實鼓勵余熱余壓余能發電及背壓熱電、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上網和價格政策,落實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電價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完善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收費等政策。六是推進改革創新。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深化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開展生態文明先行先試,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區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七是加強節能環保宣傳教育。加強生態文明理念和資源環境國情教育,普及節能環保知識和方法,倡導綠色消費新風尚。(.中.國.證.券.報)
================
節能環保將成經濟新支柱 2015年目標產值4.5萬億
為了加快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務院日前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意見》中確立了節能環保產業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
此次《意見》的發布也是繼此前金融“國十條”中提出,將對綠色環保產業放松信貸政策,將為環保企業在基礎設施特許權與合同能源管理運營模式的探索提供便利后,又一項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加強版新政策,這也將成為下一階段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新“助推器”。
“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剛剛起步,處于發展的朝陽期,而節能環保產業又具備了決策層所提出的保持一定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等特點。所以,在接下來的發展階段,節能環保產業將成為投資的新熱點以及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做出了上述表示。
對于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此次《意見》提出了以下三個目標:一是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轉化能力大幅提高,能源高效和分質梯級利用、污染物防治和安全處置、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取得重點突破,裝備和產品的質量、性能顯著改善,形成一大批擁有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裝備和產品,部分關鍵共性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是國產設備和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努力提高產品技術水平,促進我國節能環保關鍵材料以及重要設備和產品在工業、農業、服務業、居民生活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實現節能環保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用能單位廣泛采用“節能醫生”診斷、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管理師制度等節能服務新機制改善能源管理,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和脫硫、脫硝設施運營基本實現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綜合環境服務得到大力發展。建設一批技術先進、配套健全、發展規范的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龍頭、廣大中小企業配套的產業良性發展格局。
三是輻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有效拉動消費需求;通過增強工程技術能力,拉動節能環保社會投資增長,有力支撐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隨著國家在節能環保產業上逐漸加碼,節能環保產業未來的發展機遇也會越來越大,包括與之相關的上市公司及行業都會因此獲得更多利好。”宏源證券一位行業分析師強調。
此外,王軍還指出,節能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為建設“美麗中國”以及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增添動力?! 〈送猓澞墉h保產業具有延伸性長、覆蓋面廣的特點,這助于拉動上中下游產業發展。未來我國需要進一步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證.券.日.報)
=================
節能環保發展意見出臺 2015年成新支柱產業
近日,國務院全文下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該意見部署了節能環保產業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工程,并提出一系列激勵性政策以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標使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分析人士稱,解決節能環保問題,是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明確四大重點領域
包括加快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提升環保技術裝備水平,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壯大節能環保服務業
意見提出,要圍繞重點領域,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該重點領域包括加快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提升環保技術裝備水平,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壯大節能環保服務業等四個方面。
具體而言,重點領域涵蓋了節能環保領域的熱點,包括加快新能源汽車技術攻關和示范推廣,加快大氣治理重點技術裝備的產業化發展和推廣應用,加快大氣治理重點技術裝備的產業化發展和推廣應用,加強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開發應用,推動海水淡化技術創新等均納入其中。
在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方面,意見提出,要繼續實施并研究調整節能產品惠民政策,實施能效"領跑者"計劃,推動超高效節能產品市場消費。此外,要研究完善峰谷電價、季節性電價政策,通過合理價差引導群眾改變生活模式,推動節能產品的應用。
通過節能環保產品的推廣,目標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范圍,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60% 以上,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出租車、物流車補貼試點。到2015年,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提高15%以上,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 以上。
除居民消費外,在政府采購領域亦要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意見提出,完善政府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提高采購節能環保產品的能效水平和環保標準,擴大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范圍,不斷提高節能環保產品采購比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政府普通公務用車要優先采購1.8升(含)以下燃油經濟性達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抓緊研究制定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實施方案。
"一攬子"政策促發展
政策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有直接、有效的推動作用是業內共識。除了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還要大力發展綠色信貸
"與普通競爭性行業不同,節能環保產業屬于典型的政策拉動和法規驅動型產業,所以產業發展既要突出市場導向,又要加強政府引導,驅動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市場。"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說。
政策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有直接、有效的推動作用是業內共識。意見提出,要強化目標責任,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績效管理,落實獎懲措施,實行問責制;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形成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倒逼機制。
在財稅金融政策方面,意見明確,要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入,繼續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支持重點企業實施節能環保項目;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提高認識,加大對節能環保重大工程和技術裝備研發推廣的投入力度;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財政支持方式和資金管理辦法,簡化審批程序。
此外,要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節能環保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加大對符合產業政策、資質好、管理規范的節能環保企業的擔保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選擇資質條件較好的節能環保企業,開展非公開發行企業債券試點;穩步發展碳匯交易;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和外資進入節能環保領域。
謹防出現總量過剩
雖然節能環保產業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在社會需求沒有很好的釋放之下,過分的釋放產能,可能會造成總量過剩
意見還提出,要完善價格、收費和土地政策;加快制定實施鼓勵余熱余壓余能發電及背壓熱電、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上網和價格政策;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擴大應用面并逐步擴大峰谷價差;對超過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行懲罰性電價;嚴格落實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電價政策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推行居民用水用氣階梯價格。
業內人士稱,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不過,環保部科技標準司技術處處長馮波提醒,雖然節能環保產業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在社會需求沒有很好的釋放之下,過分的釋放產能,可能會造成總量過剩,需要加強節能環保產業與各個產業的融合,創造更多的需求。同時,提高環保投入水平,引導環保產業發展。(.上.證)
==================
到2015年實現4.5萬億產值 國務院力挺節能環保產業
節能環保話題近來熱度不減。
昨日 8月11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提出規劃。據悉,節能環保行業未來將有超過4.5萬億元的產值規模。
同時,在該《意見》中,國務院明確了今后將從消費、技術、政府帶動等幾個方面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方式。
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節能減排形勢較為嚴峻,同時我國資源能源利用率長期處在利用效率較低的層面上,造成眾多環境問題。不過,我國在節能環保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也就意味著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空間巨大。7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進行了總體部署,"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要達到15%以上,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4.5萬億元的產值如果實現,毫無疑問最終必須要落實到消費市場上。根據《意見》,到2015年,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提高15%以上,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節能產品的消費市場得到擴大。
《意見》還指出,今后將要加快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推動重點領域節能增效,如推廣高效鍋爐,擴大高效電動機應用,發展蓄熱式燃燒技術裝備。除此之外,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提高資源產出率,也成為節能產業推廣中所必須加強的環節。
根據《意見》,再制造技術裝備水平在未來將要得到明顯提高,國家將會重點支持建立10-15個國家級再制造產業聚集區和一批重大示范項目,大幅度提高基于表面工程技術的裝備應用率。
此外,國務院表示,在技術提高的同時,要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采取補助、獎勵、貼息等方式,支持企業的技術改造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
=================
國家節能環保產業定調四大領域
繼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工作之后,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發展領域,并推出多方面具體支持政策。據有關方面透露,下階段,國家有關部門還將從金融財稅等方面進一步推出具體工作細則,包括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等。
國家發改委有關專家表示“《意見》提出了三大主要目標: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國產設備和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輻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記者注意到,《意見》明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
“作為一個政策帶動性較強的產業,節能環保屢屢得到高層重視,成為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選擇。”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表示。他說,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根據《意見》“十二五” 期間需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領域包括:節能產業重點領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服務業等。
在節能產業重點領域,《意見》指出,要重點發展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設備等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照明產品、節能汽車等節能產品;以合同能源管理為主要模式的節能服務業。
《意見》提出,到2015年,分別形成20個和50個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專業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環保服務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節能服務業銷售額年均增速保持30%。
在環保產業重點領域,《意見》明確,要發展以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大氣污染控制、危險廢物與土壤污染治理和監測設備為主的環保技術和裝備。同時,要以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火電廠煙氣脫硫脫硝、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為重點,推進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進程。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根據《意見》的規劃,到2015年,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同時,發展壯大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環保服務業,加快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建設,完善價格、收費和土地政策,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力度。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的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在支持政策方面,鼓勵節能環保產業裝備及產品發展,引導各種資本投資建設先進生產能力;研究制定出臺先進節能環保產品和消費的激勵政策;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環保產業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調整節能環保專用設備優惠目錄和進口免稅目錄等。另據了解,盡管該意見并未對國家在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規模做出具體安排,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該產業的投入,以有效帶動產業發展。”
“《意見》對金融財稅、土地等方面支持政策進行了規定,下階段,國家有關部門還將從金融財稅等方面進一步推出具體工作細則,包括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等。”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據專家透露,國家有關部門還將進一步從財稅金融、土地政策等方面提出一攬子的支持措施?!兑庖姟诽岬?,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對能源消耗超過國家和地區規定的單位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行懲罰性電價。 嚴格落實脫硫電價,研究制定燃煤電廠脫硝電價政策。深化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費政策,研究將污泥處理費用逐步納入污水處理成本,研究完善對自備水源用戶征收污水處理費制度。改進垃圾處理收費方式,合理確定收費載體和標準,降低收取成本,提高收繳率。
在土地政策方面,對于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集中資源化處理中心等國家支持的項目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安排中給予重點保障。
政策指出,各級政府要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安排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采取補助、貼息、獎勵等方式,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重點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嚴格落實并不斷完善現有節能、節水、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全面改革資源稅。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
民生證券認為,節能環保主要涉及大氣治理、固廢處理、污水處理、生態修復以及合同能源服務等子行業或方向。從受益程度和時間來看,大氣治理下半年將迎來一系列政策催化劑,預計下半年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行業排放標準提升、限煤等能源結構調整、汽車尾氣治理等領域會將有進一步政策細則出臺。固廢處理尤其是垃圾焚燒市場空間巨大。保守預計“十二五”垃圾焚燒市場容量近800億元。(.經.濟.參.考.報)
==================
節能環保:產業新機 百姓受益
今年以來,國家繼續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通過投資和消費引導,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為百姓帶來更多的碧水藍天。
最近一段時間,和電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姜芝蓉注意到,廠區樹葉子上的灰塵越來越少了。
和吳涇電廠一樣,近幾年,全國大部分熱電廠的技術改造都圍繞著“減排”在進行,隨著細顆粒物,也就是PM2.5概念的提出,今年吳涇電廠又投入1.47億元進行技改,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加裝電除塵設備,讓煙囪里的細微顆粒抱團成為大顆粒,更容易被收集。
企業的減排投入和國家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自十二五開始,國家對節能環保實施更嚴格的指標約束。以電廠為例,從2012年起,新建電廠的煙塵排放要求從每立方米50毫克減少到30毫克,而對現有機組來說,全國至少還有10萬臺燃煤鍋爐需要改造,這些都拉動了社會資金的投入。
在投資拉動下,上半年的節能環保初現成效,全國新上項目節約能耗6000萬噸標準煤,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800萬噸,節能環保產業進一步快速增長。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二五后三年,國家將選擇十大節能產品,實施重點消費補貼,到2015年,終端消費產品的能效水平要提高到15%以上,高效節能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要提高到50%以上,預計可直接拉動消費需求4900億元。(.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