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和經濟信息聯播報道: 行業公認的浴霸平均爆炸率是萬分之一,全國有近2億臺浴霸,意味著就有2萬個定時炸彈全國2億臺浴霸,就意味著2萬個定時炸彈,也意味著每個家庭可能都有浴霸爆炸安全隱患。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發明的遠紅外熱波傳導取暖技術可有效避免浴霸爆炸,無藍光污染,壽命是傳統燈泡浴霸2倍,節能近40%,但卻為什么得不到廣泛應用呢?
浴霸,這個看似十分習以為常的字眼似乎很難讓人們和自身的生命安全相聯系,但如果有權威統計數據告訴你,現在使用浴霸的中國家庭中,有2萬個浴室可能會隨時面臨浴霸爆炸的危險,同時還存在藍光致盲的安全隱患,你還會這么不以為然嗎?
據3月12日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報道,目前市場上售賣的浴霸,爆炸率保守估計在萬分之一左右,如果加上一些無牌無證的企業生產的浴霸產品,爆炸率則有可能達到萬分之三,也就是說2億個浴霸用戶當中,就有2萬到6萬個用戶很可能遭遇家中浴霸爆炸的驚險時刻。
除此之外,浴霸對人體的另一種傷害還來自于浴霸中的藍光技術,所謂藍光,并不是藍色的光,而是波長在400-500納米的高能量可見光,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浴霸,藍光色溫大大超出了人體可承受的范圍,超標的藍光會對人的眼睛特別是孩子的眼睛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
在央視記者的采訪中我們得知,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曾經遭遇過浴霸爆炸或浴霸致盲的痛苦經歷,但因為缺乏維權意識或遭遇種種維權阻礙,使得這一事件一直未被有關部門所重視。而近一兩年,隨著浴霸的大規模普及和使用壽命的局限,浴霸爆炸事件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攀升:
據百度新聞相關統計,2012年度,共發生浴霸安全事件72起,其中浴霸爆炸事件68起,浴霸致盲事件4起,這還僅僅是2012年度可統計的通過媒體爆光出來的數據,未被曝光的更是不計其數。
在百度上搜索“浴霸爆炸”,點擊率竟然高達44萬;
在騰訊微博上搜索“浴霸爆炸”,微博網頁競然多達20頁
……
據國家權威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中國家庭數量已突破4億;按照浴霸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及年增長率計算,目前我國浴霸在家庭中的普及率約為50%,我國浴霸市場的保有量已逾2億臺,這也從一個側面佐證了其浴霸爆炸所帶來的嚴重危害。
而當這些事故的受害者都在抱怨自己運氣不好買到劣質產品,或是投訴無門只能忍氣吞聲的時候,卻都沒有意識到這并不只是運氣原因,在購買這些浴霸之前他們是否已經知道每一臺出廠的浴霸都存在爆炸的可能性?每一個購買的消費者都可能成為浴霸爆炸的受害者這一事實?或許到現在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無從知曉,而對生產這些浴霸的廠家而言,萬分之一爆炸率的隱患卻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作為生產方,針對如此嚴重的安全隱患理應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告知,至少需要做一些預防提示,但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據相關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銷售的浴霸大多無“強光傷眼”、“避免嬰兒直視”等提醒字樣,廠家和銷售人員也未針對其可能存在的萬分之一爆炸率的安全隱患進行說明。“貴的保險絲比較好,外面的材質不容易老化,但是燈泡都是一樣的。”當被問及外面材質是什么材料時,大多數售賣者能說上幾句,但是對于“是否會有爆炸的隱患?”“強光直射有沒有風險?”、“有沒有輻射?”等問題,都“含糊”地回答,或是以“安裝不正確可能造成短路”等理由作答,也絲毫未提及萬分之一爆炸率和藍光致盲的缺陷。
面對此種已經涉及到人生安全的嚴重隱患,浴霸廠家為何集體沉默和知而不告?到底是生產商們對消費者人身安全的熟視無睹和無情踐踏?還是的確在技術上存在難以克服的難關,無力以為之呢?他們是否真的有其它難言之隱?
在央視采訪中,來自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的張善瑞教授的回答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浴霸燈在點的時候,泡殼溫度可以到150-200度,若不小心濺到水,會導致泡殼表面的溫度分布不均勻,局部極冷極熱,就可能會讓泡殼炸掉。”而電光源行業高級工程師、紅外行業專家王亞明教授則給出了更詳細的說明:“浴霸之所以會爆炸與其自身的材質屬性有關,它所使用的材料是傳統的硬質玻璃外殼,其特點就是熱膨脹系數高,熱穩定性差。因此,當浴霸通電后,其泡殼溫度驟升,一旦濺到水,在驟冷驟熱的對沖驅使下,瞬間進行冷熱交換,就極容易發生爆裂、甚至爆炸。”
如此看來,浴霸爆炸更多的是受自身所用的材料所累。既然是材料特性所致,那為什么不對材料進行升級,或是研發新的替代材料呢?難道是技術上無法突破?
其實不然,由于整個行業長期處于價格導向的初級競爭階段,且沒有一個統一、詳盡的安全指標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造成一些低質偽劣的浴霸產品不斷充斥其中,而國家對浴霸行業的各項質量、安全指標等明確的規定和標準遲遲未能出臺則嚴重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品質的提升。“浴霸市場進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利潤大、市場空間廣,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浴霸市場變得混亂不堪,假冒偽劣商品比較多,產品價格從上市之初的幾千元跌落到一兩百元。”正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所言,混亂早已成為行業的通病。在此種狀況下,浴霸產品的質量良莠不齊,低價次品大行其道。雖然行業已經意識到傳統燈泡型浴霸安全隱患的嚴重性,但在沒有重大事故發生前,誰也不愿花大力氣去進行技術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較為緩慢,安全事故頻發也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實際上早已出現了一種高防爆的材料——石英,它的防水防爆性都非常好,已經被用于家裝燈飾如“水晶吊燈”等方面。但是由于其造價比傳統硬質玻璃要高出很多,而生產商們則基于成本和利潤的考慮,遲遲未能推廣開。王亞明補充說:“由于石英材料其晶體結構的特殊屬性,令其很難被吹成球狀的燈泡結構,而基本以高壓方法,制成均勻的管狀結構。這也是傳統燈泡浴霸無法應用和普及的原因。”
事實上,20年來浴室取暖器雖然在技術提升上發展較為緩慢,但隨著近幾年集成吊頂的出現,帶動了包括浴霸在內的多個產業的技術升級,其推陳出新的速度也逐步加快。而今,以浴霸為代表的浴室取暖設備已經逐漸由早期的以浴霸燈暖為主的單一產品結構,發展到現在風暖、燈暖、光暖相結合的多樣化產品組合,在技術表現上,也經歷了傳統的燈泡取暖技術、PTC風暖技術、黃金管取暖技術、光波取暖技術等過程。
盡管這些技術都在試圖通過材料和結構的改進不斷降低浴霸和取暖器的爆炸率和強光量,但仍存在或多或少的技術局限,無法100%的保證能夠避免掉類似于爆炸的安全隱患。據了解,目前另有一些更為先進的新技術也在開始進入浴霸行業,如碳纖維技術、遠紅外熱波傳導技術等,其中遠紅外熱波在藍光釋放量上只相當于傳統浴霸的七分之一,其防爆性能和安全性能都比傳統浴霸更有保障。
據王亞明介紹:“遠紅外熱波傳導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是針對傳統浴霸的強光源和易爆等無法解決的問題,做了從材質到發光光源的整體改進創新,達到具有弱光和高防水防爆等特性。”
那么遠紅外熱波技術到底是什么一項技術,它的先進性又體現在哪呢?
國家遠紅外及工業電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剛介紹:“其最大的特點之一是采用了安全性能更高的防爆石英玻璃,熱膨脹系數僅為普通石英玻璃的1/12—1/20,已經完全脫離了爆炸的條件,業界公認為不會爆炸。同時達到了IPX6的防水等級,與艦艇燈具的防水等級相當,足以抵御大浪的沖擊。”
王亞明還補充道:“這種新型熱波取暖器特別之處還表現在其內充氣體,不同于傳統浴霸以氮氣為主的單一化填充,這種新型熱波取暖器的內充氣體更多元化,除了有氮氣外,還含有鹵素、稀有氣體、氮氣等;而正是這些內置氣體自身具備的折光、吸光和偏光等特性,直接將紫外、紅外、藍光等有害和輻射光線進行過濾吸收,從而最終發射出遠紅外線。同時管內還有一套的“鹵鎢循環”體系,大大延長了取暖器的使用壽命,甚至超過10000小時,相當于傳統浴霸壽命的一倍多。”
據行業內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市面上已經開始使用遠紅外熱波傳導技術進行產品生產的只有少數幾個品牌,此項技術還屬于新興技術,并未受到大部分主要品牌和普通消費者的關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浴霸所呈現的安全隱患將越加明顯,該項技術將可以真正解決現有浴霸所面臨的問題,讓2萬個家庭徹底告別爆炸的安全隱患!
希望這是給消費者帶來的福音。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讓我們一起迎接這綠色、健康的科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