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能否像連鎖酒店一樣迅速復制,實現標準化、規?;\營?
許海亮的答案是可以。作為海拓環境的創始人,許海亮帶領團隊首創了污水處理行業的標準化運營管理。今年8月,海拓環境憑借創新的商業模式及高成長性獲得創新中國成長之星總冠軍,贏得了紅杉資本沈南鵬(微博)等風投大佬的認可。
海拓環境的背后,是廢水處理這一曾經的傳統公用事業(1577.945,29.13,1.88%)的崛起,隨著投資的多元化、市場化、科技化,這一有著極高毛利率的行業已經成為“錢景”可觀的新興節能產業。不過,也有分析人士告訴《新財經》記者,盡管可以獲得穩定的長期收益,但資本還是應謹慎進入這一行業。
投資污水處理項目,會是一樁劃算的生意嗎?
標準化運營
廢水排放量問題日益突出,對于污水處理行業,這既是棘手難題,也是一塊大蛋糕。污水處理行業2007年開始,就實現每年將近50%的增長,比GDP增長速度高40個百分點。此外,政策層面的推動力也在加強。今年5月,國務院出臺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稱,“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
總部位于浙江杭州的海拓環境,從2008年成立至今實現了12倍的運營管理增長,目前成為浙江省最大的電路廢水運營商,也實現了4年之間20倍收入的增長,從400多萬元收入增長至去年9810萬元的收入。
許海亮明白,沒有核心的產品、技術或者服務,公司就不會有競爭力。依靠強大的研發團隊,海拓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可提供從生產源頭的清潔生產審核到最終資源化的全流程服務。在技術方面,海拓掌握了電鍍集中區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創新集成技術、新標準升級達標技術、電鍍(表面處理)廢水回用技術、電鍍污泥資源化技術、污水運營管理標準等核心技術,并已成功申報了3項發明專利與8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污水資源化方面,海拓也走在了行業前列。許海亮告訴《新財經》記者:“重金屬廢水當中有金屬,我們通過提煉把它變成有價值的金屬,開展資源的再生和循環經濟,得到城市的礦產資源,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把每一個廢水處理廠變成一座礦山。”對有價金屬的回收是污水處理行業普遍看好的發展方向之一,它通過把廢水引到預定的凈化系統中,采用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方法進行處理,使其達到可以重新利用的標準。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許海亮這樣形容污水處理的特殊性。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整個制度體系建設,不僅是資金和技術問題。據許海亮介紹,除了技術方面的創新,海拓還率先進行了污水處理行業管理運營和產業鏈的創新,首創了一套標準化的運營管理體系“HT-SOMS”(High-Tech Standard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在統一的標準之下,廢水處理廠能夠快速復制,像連鎖酒店一樣經營管理。這一標準可以讓海拓平臺內所有污水廠統一采購、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標準化管理運營,使環保設施得到最好的維護和保養,延長使用壽命,實現業主固定資產保值;同時可以使污水處理系統總是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穩定達標運行;能夠讓生產管理目視化,讓業主監督及自身管理簡單、易控。
已經成為浙江省最大的電路廢水運營商的海拓,今年的營業收入總額預計突破1.6億元,下一步的計劃是走向全國。在吸引投資方面,許海亮向記者透露,公司目前還沒有融資方面的計劃。
資本熱捧
污水處理行業并非暴利行業,但可以獲得穩定的長期收益。在中國,資本已經開始積極涉足污水處理業。據統計,2011年污水處理行業的VC/PE(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投資額顯著飆升,達到5.58億美元,較2010年的7120萬美元猛增了近7倍。其中的典型投資案例包括國際PE英飛尼迪I-China基金投資500萬美元聯合水務、香港第一東方投資集團1億元人民幣投資武漢新天達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
與太陽能、風能相比,“水氣聲渣光”(廢水、廢氣、噪聲、廢渣、光污染)環保領域的投資回報并不高,但在太陽能、風能領域估值下滑的情況下,這些領域開始獲得風投的注意。英飛尼迪股權基金管理集團總裁高哲銘表示:“在過去10年,污水處理行業的表現比太陽能和風能好得多。原因在于,如果你談到可替代能源,就需要具有能替代石油的優點,而且能源市場競爭很激烈,有各種各樣的替代能源在尋找解決方案,風險是多層面的。而在污水處理行業,不需要替代任何東西,只需要提高品質、基本的技術就可以了。”
市場對污水處理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據中國水網最新發布的《中國水業市場研究報告(2012版)——中國水業政策與市場分析》,“十二五”期間,工業污水治理成為水污染治理中備受關注的領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為237.47億噸,占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的38.47%。工業廢水排放的達標率為95.3%,比2005年提高4.1個百分點。
不過,《新財經》記者采訪業內人士時發現,盡管看上去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更多投資機構對進入這一行業頗為謹慎。某創投公司資深合伙人羅偉文告訴《新財經》記者,水處理行業可劃分為工業污水處理和市政污水處理,在環保行業,水處理的市場空間是最大的。從投資角度看,工業污水處理的機會更多。但污水處理廠的特點在于所需資金投入以及應收賬款數額都很大,回報期也很長。此外,每一個污水處理項目都需要有技術的整合,而不是擁有某一種或幾種技術就可以高枕無憂。
令人擔憂的還有激烈的競爭環境。首創股份(4.13,0.08,1.98%)、桑德環境(25.12,0.72,2.95%)、中法水務等污水處理行業的標桿公司,基本占據了北京、天津、上海、華南等地區的污水處理市場。巨頭林立的市場里,創業公司能有多大的發展空間,PE/VC還有什么投資機會?
海拓環境一名管理人員告訴《新財經》記者,各個行業出水水質千差萬別,加之工業污染物成分極其復雜,并且單個工業污水項目也很分散。不過,“污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有巨大需求的行業,每一個分散的工業行業都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只要扎得深,規模做到幾億元、十幾億元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