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釀變 整車產業鏈布局提速
隨著雙積分等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并推動汽車企業加快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在此背景下,整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提速。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層面在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未來能否順利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成為汽車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并對行業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汽車市場將面臨重新洗牌。
推進新能源車戰略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上,長安汽車發布新能源發展戰略。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這是自國家層面啟動禁售燃油車相關政策研究后,首家亮出停售燃油車時間表的車企。
長安汽車表示,到2020年,長安汽車將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2025年前,計劃累計推出全新純電動車產品2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12款,并率先在新能源車上實現L3至L4級自動駕駛功能。為實現這一目標,長安汽車計劃,到2025年在新能源車汽車產業鏈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
朱華榮表示,按照長安的理解,傳統意義的燃油車是指不帶有能量回收功能、發動機燃燒效率低于40%的車型。提出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是為了大力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技術應用比例。
在9月9日舉辦的天津泰達汽車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很多國家制訂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中國的時間表。
此番長安汽車提出停售傳統燃油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長安汽車在傳統燃油車領域面臨的競爭異常激烈。產銷快報顯示,2017年1-9月,長安新能源汽車銷售3.5萬輛,同比增長150%,今年銷量預計將突破5萬輛。對比其整體銷量數據,長安汽車9月銷量共計26.2萬輛,環比增長28%,同比下降11.23%。今年1-9月,長安汽車累計銷售汽車205.8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3%。作為首個產銷達“雙百萬”輛的自主品牌,長安自主品牌傳統車型與新能源車型銷量數據出現了“此消彼長”的情況。
事實上,在長安汽車之前,多家車企已明確了各自新能源市場戰略。上汽集團提出,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投資超過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新能源汽車產品,力爭達到60萬銷量目標;北汽集團提出,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到20萬輛,市場占有率超過15%;廣汽集團宣布,到2020年自主與合資新能源汽車產能規模突破20萬輛;江淮汽車“iEV”戰略10年后新能源汽車占比將達到30%以上;吉利汽車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將達到90%。

從新能源車積分政策角度看,以行業4%-5%左右的增速測算,中國2020年汽車產銷量有望超過3300萬輛的規模。其中,商用車約380萬-400萬輛,乘用車銷量約3000萬輛,對應新能源積分目標為360萬分。根據不同車型的積分標準,相應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約80萬-180萬輛。每100萬輛乘用車中,對應新能源汽車產量在2.7萬-6萬輛的水平。
業內專家認為,從全球角度看,國內車企與海外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差距相對較小,因此車企紛紛制訂了相對激進的中長期戰略目標。總體看,到2020年,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將介于10%-20%。
布局產業鏈上游
隨著燃油車禁售政策研究提上日程和雙積分政策的推出,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明確方向。同時,政策也在撬動汽車企業的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在此背景下,整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產業鏈上下游布局全面提速。
業內人士分析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空間大,但整車廠面臨的壓力巨大,需集中力量拓展核心資源。如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動力來源,市場需求迅速增加,整車廠商應加快相關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