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今天在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時點了多家企業的環境問題,其中就包括山西省長治市山西鳳凰膠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凰膠帶)。
環保部指出:“已完成整改的山西省長治市山西鳳凰膠帶有限公司正在生產,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設施未運行,廢氣直排。”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企業已經第二次被環保部曝光。在環保部第一次曝光鳳凰膠帶的違法問題時,《法制日報》曾做報道。對此,鳳凰膠帶致函《法制日報》,稱報道嚴重失實,并威脅說其“將保留進一步通過法律程序依法維權之利。”(企業函件原話)
今年7月22日,環保部官方微信“環保部發布”公開披露說,7月21日,環保部“督查組對城區山西鳳凰膠帶有限公司現場檢查,該公司正在生產,密煉車間產生的廢氣均未建設廢氣污染治理設施,廢氣直排;企業管理人員扣留執法人員1小時。督查組已將檢查發現的問題移交當地環保部門調查處理。“
根據環保部通報的這一情況,《法制日報》做了報道。半個多月后的8月10日,鳳凰膠帶致函《法制日報》稱報道“純屬捕風捉影之言。(企業函件原話)“對環保部通報的問題全盤否認。
對此,《法制日報》記者聯系環保部相關部門。據環保部相關部門提供的山西省長治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環保部強化督查組在我市山西鳳凰臍帶有限公司夜查情況的報告》以及長治市公安局城區分局的相關文件介紹,環保部督查組執法人員在鳳凰膠帶夜查時,因操南方口音被企業懷疑是“冒充人員”,因此鳳凰膠帶報警,要求公安人員赴現場處理“冒充人員”。
長治市公安局城區分局提供的文件說:“太西派出所先后有五名工作人員處置該起警情。”同時,長治市公安局城區分局因“現場處置不當,造成環保部工作人員未能及時離開現場影響正常工作開展。”而對太西派出所所長等人進行了處理。
鳳凰膠帶也承認:“謊報警情”,向公安部門稱:“檢查組成員冒充環保部門,直接影響了環保部督查組的正常工作,并造成惡劣影響”。為此,鳳凰膠帶對該企業負責接待的人力資源部經理郝國榮等倆人或降級處分,或停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