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的獨山子-奎屯-烏蘇三地,地域相連,號稱“金三角”。獨山子石化公司是這個地區最大、也是我國西部最大的煉化一體化國有企業,恪守“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持續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已經成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公司按照國家新環保標準和奎獨烏區域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實施完成16個環保提標項目,書寫了“奉獻能源、創造和諧”新篇章。
熱電廠脫硝改造適應特別排放要求
獨石化公司熱電廠二電鍋爐3號爐脫硝及制硫系統改造成功,煙氣排放達到新疆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熱電廠老區煙氣脫硫脫硝提標改造項目3月18日開工,主要包括脫硫島提標改造、新建消化劑制備站、新建爐后獨立SCR裝置(選擇性催化還原法裝置)三部分內容,項目總投資9300萬元,涉及現有二電6臺220噸/小時粉煤鍋爐。6月份項目3號爐脫硝及制硫系統階段改造完成,已滿足7月1日是特別排放要求。待2018年項目全面改造完成后,將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的濃度,最終達到火電企業超潔凈指標要求。
新區硫磺提標減少排放
煉油新區硫磺尾氣提標改造項目,是獨石化公司今年重要環保升級項目之一。這個項目采用煙氣堿洗工藝,通過堿液的洗滌作用,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控制在100毫克/立方以下。該項目于6月21日建成,提前12天完工投入試運,投用后煙氣二氧化硫低于50毫克/立方,實現最新煉化標準排放要求。
現場的一位技術人員說,獨石化硫磺尾氣提標改造走在了中國石油提標改造前列。公司現有兩套硫磺回收裝置,這是專門用來處理原油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硫化物的裝置,然后將有害硫化物轉化為硫磺,變廢為寶。
新技術助力VOCS減排
煉化裝置設備密封點很多,因法蘭老化或密封不嚴而發生微小泄漏,只是在一般情況下肉眼無法看到,泄漏出來的有機物質主要是揮發性有機物,獨石化利用“設備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后,幾乎所有的泄漏點全都被檢測了出來。
從2016年開始,獨石化投入2219萬元,建立運行揮發性有機物管控平臺,完成在運裝置74.6萬個密封點建檔工作,首輪檢測發現泄漏點6503個,經過設備泄漏檢測與修復,修復率達99%以上,每年可減排揮發性有機物400多噸,廠區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大幅度降低。
獨石化還利用新工藝對污水系統進行除臭治理,“十二五”以來,建設投用了15套除臭設施,惡臭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外排污水達到國家新標準,乙烯1號工業水污水尾氣治理成效顯著。
罐體隔熱涂裝降溫明顯
記者從獨石化煉化新區乙烯原料罐區經過時,被粉刷一新的原料罐所吸引。據介紹,它們原來外面整體是不銹鋼鐵皮,現在變成了純白色,襯托著黃色的扶梯、紅色的消防水線,顯得格外“漂亮”。
漂亮還是其次,這也是根據環保要求進行的改造。從5月20日開始,獨石化公司先后對這個罐區里包括1000方、2000方的八個罐,用新型材料進行了隔熱涂裝。經過施工單位測試,改造前罐頂溫度50幾度,改造后只有30幾度,有機化學物質的揮發進一步減少。
同時,公司采用蜂窩式全接液浮盤技術,完成20具浮頂儲罐浮盤升級改造,較傳統浮盤儲罐每年減少排放70%,然后再將這些氣體抽至除臭系統進行處理,從源頭徹底減少了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