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常用風量規格催化燃燒廢氣處理設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有機廢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下迅速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達到治理的目的。催化燃燒法處理工業有機廢氣是20世紀40年代末出現的技術。從1949年美國研制出上第一套催化燃燒裝置到現在,這項技術已廣泛地應用于油漆、橡膠加工、塑料加工、樹脂加工、皮革加工、食品業和鑄造業等部門,也用于汽車廢氣凈化等方面。中國在1973年開始將催化燃燒法用于治理漆包線烘干爐排出的有機廢氣,隨后又在絕緣材料、印刷工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使催化燃燒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催化燃燒過程是在催化燃燒裝置中進行的。

有機廢氣先通過熱交換器預熱到200~400℃,再進入燃燒室,通過催化劑床時,碳氫化合物的分子和混合氣體中的氧分子分別被吸附在催化劑的表面而活化。由于表面吸附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碳氫化合物與氧分子在較低的溫度下迅速氧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燃空比的調定:有文獻表明,催化燃燒時的“燃氣/空氣比值”范圍一般在4%~11%之間;在一定的燃燒條件之下,燃/空比為6%時,天然氣就能實現較好的催化燃燒效果,燃燒系統就可以得到最大的熱效率,同時又能取得較好的排放效果。本系統的燃氣一空氣比的調節是通過零壓閥實現的。當改變風機的空氣風量時,燃/空比也能隨之被改變,以達到催化燃燒器燃燒工作的要求。在起動時只要調節輸出變頻器的頻率就能達到點火時要求的從有焰燃燒到催化燃燒的燃/空比的變化。

催化劑編輯:催化燃燒反應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對催化劑的要求是:活性高,特別要低溫活性好,以便在盡可能低的溫度下開始反應。燃燒反應是放熱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可使催化劑的表面達到 500~1000℃的高溫,而催化劑容易因熔融而降低活性,所以要求催化劑能耐高溫。
[ 商機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有機廢氣先通過熱交換器預熱到200~400℃,再進入燃燒室,通過催化劑床時,碳氫化合物的分子和混合氣體中的氧分子分別被吸附在催化劑的表面而活化。由于表面吸附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碳氫化合物與氧分子在較低的溫度下迅速氧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燃空比的調定:有文獻表明,催化燃燒時的“燃氣/空氣比值”范圍一般在4%~11%之間;在一定的燃燒條件之下,燃/空比為6%時,天然氣就能實現較好的催化燃燒效果,燃燒系統就可以得到最大的熱效率,同時又能取得較好的排放效果。本系統的燃氣一空氣比的調節是通過零壓閥實現的。當改變風機的空氣風量時,燃/空比也能隨之被改變,以達到催化燃燒器燃燒工作的要求。在起動時只要調節輸出變頻器的頻率就能達到點火時要求的從有焰燃燒到催化燃燒的燃/空比的變化。

催化劑編輯:催化燃燒反應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對催化劑的要求是:活性高,特別要低溫活性好,以便在盡可能低的溫度下開始反應。燃燒反應是放熱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可使催化劑的表面達到 500~1000℃的高溫,而催化劑容易因熔融而降低活性,所以要求催化劑能耐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