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忠介紹,其研發成果幾乎涉及到電廠的所有設備和各個生產環節。主要有四個方面創新:一是以發電機組保效為中心,研究的臨爐加熱和防止產生氧化皮技術,使發電機組運行多年后仍能保持在高效運行;二是以廣義回熱理論為基礎的回熱技術,不但把回熱用于加熱鍋爐補給水、進風,還用于加熱煤粉等其它介質,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三是系統考慮和解決提效和減排,高效低耗的脫硫、脫硝技術,使電廠環保措施可全天候、任意負荷區間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推動了電廠生產系統和過程的革命;四是小汽機集中變頻,保證所有輔機隨電廠主機負荷變化而調節功率,以達到節能目的。
這一些系列創新技術的集合和靈活運用,一方面可使在役電廠供電煤耗平均下降10克標準煤以上,這在華潤銅山電廠2臺百萬發電機組上已得到驗證。數據顯示,銅山電廠2臺百萬機組系列實施創新技術改造后,供電煤耗平均下降10克以上。
此外,該系列技術創新在華潤曹妃甸新建百萬機組上應用,使一次回熱機組的煤耗低于目前國內二次回熱機組,可節約大量高溫高壓管道投資。
我國目前有3億千瓦高溫亞臨界機組,占到火電機組總容量的三分之一,如何降低供電煤耗?可謂意義重大。對此,馮偉忠介紹道,結合鍋爐升溫技術的應用,對30萬千瓦高溫亞臨界機組進行升溫改造,可使供電煤耗降至280多克,達到超超臨界機組水平,目前該技術已開始在華潤徐州電廠實施。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兩會期間曾表示,煤炭的清潔利用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我們對煤炭的認識也應有所改變。煤炭清潔利用其實可以比天然氣更環保。馮偉忠也將這個理念充分運用到創新科研實踐中,利用系列創新技術對燃煤電廠進行靈活性改造,其中包括“彈性回熱及疏水優化技術”、“集中變頻供電系統技術”、“智能吹灰系統技術”、“寬負荷范圍鍋爐安全高效燃燒技術”和“新型凝結水調頻及復合型抽汽調頻技術”,可使機組在寬負荷范圍調節(10-100%之間),并且保證安全、穩定、清潔、高效運行。
馮偉忠特別介紹了在申能安徽平山二期工程化示范《雙軸高低位布置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機組》,“將汽輪機高、中壓缸與低壓缸分設,將高、中壓缸抬高至鍋爐蒸汽出口端,省去了200多米的高溫高壓管道,減少蒸汽阻力損失和熱降損失,用600度的設備和材料達到700度的效率,這大大節約了電廠管道投資。”
據悉,平山二期已完成三大主機招標,將于近期正式開工。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屆時供電煤耗可達246.66克標準煤。高低位的二代技術也將在華潤66萬機上實施。二代技術將汽輪機整體抬高,將凝汽器低位布置,其意義要超過平山二期135萬的高低位。
目前,馮偉忠所在的上海申能集團已和包括華潤電力集團、神華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等4家電力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廣應用節能減排創新技術。尤其與華潤電力集團已在多個項目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
據了解,2016年馮偉忠獲ASME頒發的電力最高榮譽獎“最佳創新者獎”,該獎每年僅授予1-2人,而馮偉忠是ASME成立以來第一位華人獲獎者。2015年和2016年,馮偉忠教授均應邀赴美國出席美國工程師協會(ASME)年會做報告。ASME會議主席高度評價馮偉忠,稱其“任一項創新技術,在美國工程師身上都可稱作終身成就”。今年7月,馮偉忠教授將再次應邀赴美參會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