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一心
節能降耗超額完成
2016年,全市節能戰線積極適應新常態,以綠色發展為核心,以建設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和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為抓手,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我市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42%,超額完成全年萬元GDP能耗下降4.5%的目標任務。
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1106.41億元,增長9.6%,高于工業增幅3.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1.8:49.5:38.7,三產占比提高1.6個百分點;全市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1.7%,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592.38億元,增長8.6%,占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8.13%,比上年提高1.87個百分點。
節能重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進產業低碳化建設,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610億元,同比增長11.3%。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19家,17家企業開展了清潔化改造,實施無/低費方案145個、中/高費方案39個,項目實施后年約可節約標準煤3.45萬噸,節水11.92萬噸,污染物消減量158.93噸。
再接再厲
信心滿懷迎戰新目標
“成績屬于過去,我們的目標要放在未來。”市經信委副主任陳玉庚說,“節能降耗雖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是通過全市上下一致努力,節能降耗目標完全能夠實現,藍天白云將會永駐水城!”
陳玉庚說,2017年,是實現“十三五”節能目標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市建設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我市萬元GDP能耗下降目標為19%,2017年萬元GDP能耗下降目標為4.5%,節能工作任務非常繁重。
為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聊城市以最嚴格的標準推進節能工作,確保完成節能目標任務。一是著力推進產業低碳化重點示范項目建設,今年計劃實施80個項目,預計投資89億元,項目完成后,可實現節能量50多萬噸標準煤。截至目前,全市節能減排云平臺項目已完成立項;2家企業能管中心項目已通過省驗收,聊城市以109分的成績順利通過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年度考核;二是大力實施節能重點工程,主要是深入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藝設備,大力推廣高效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應用,組織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高效節能半導體照明示范項目,大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三是推動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建設,同時加大節能監察力度,推動依法節能。 國內機構普遍預測,隨著2017年的光伏補貼電價的正式公布,市場的前景繼續趨穩。中國光伏供應鏈對2017年的市場充滿信心,預計2017年光伏增長為19%,第二季度光伏出貨量及裝機量將有超過100%的增長。
隨著時間進入6月份,備受關注的光伏630搶裝潮再次卷土重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新一輪搶裝潮漸行漸近,將使得光伏行業發展超過市場預期。
由于6月30日之后將下調光伏集中式電站上網電價13%-19%,2017年上半年光伏“搶裝潮”再度出現。來自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迄今眾多光伏電站企業進入搶裝,帶動了上游產業鏈企業的產品銷售,也間接帶動了今年光伏企業上半年的業績上漲。而這種行業整體亢奮狀態的起因是國內光伏電價補貼不斷退坡的趨勢。
2016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要求2017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比2016年電價進一步下調。同時明確,今后光伏標桿電價根據成本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另據發改委的規定,2017年以前備案的光伏電站,并納入2016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于2017年6月30日以前裝機上網,將會執行2016年標桿上網電價。
在國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十三五”期間,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基本任務是產業升級、降低成本、擴大應用,實現不依賴國家補貼的市場化自我持續發展。同時,持續加大對新產品、新技術的投入與研發,也有效帶動了產品成本的大幅下降,由此為客戶提供了極具性價比的高效優質產品。
搶裝潮對于光伏發電的影響顯而易見。根據某媒體此前報道,國家能源局2月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近30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逾7000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兩項數據均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遠超50吉瓦,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達到近9吉瓦。
面對補貼電價不斷下調的明朗利好,光伏企業爭分奪秒上項目的心情就更加迫切。“越早并網,享受越多的電價補貼”受此影響,光伏企業相繼開啟搶裝熱潮,致使不少企業的銷售業績提升。為了享受和去年一樣的上網標桿電價,各大光伏企業無疑在6月30日之前將光伏電站進行搶裝并網,這就導致630搶裝潮卷土重來。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的半年報業績預告的數十家光伏上市公司中,預喜企業已超過10家,占比達近七成。
市場規模的增大,無疑給國內光伏企業更多機會。總體看,業績大幅預增的公司多與光伏產品銷售快速增長相關,同時新技術升級改造使得盈利能力提升,成本降低,毛利率水平提高。來自上海證券報日前的報道消息稱,根據中電聯公布數據,今年前四個月新增光伏電站裝機8.9GW,同比大幅增長51%。瑞銀證券公用事業及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劉帥預計,2017年上半年的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有望超過去年同期的22GW。
在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看來,“今年‘630’之前光伏企業裝機量要比去年‘630’之前量要更大,搶裝潮的再現給上游的單多晶硅企業以及組件企業出貨量帶來了很大的提升,所以今年上半年光伏企業業績上漲幅度將會比去年上半年業績上漲幅度更大。”與此同時,由于光伏搶裝潮再度來襲,各大廠家紛紛滿產,組件已一片難求,因此在6月下旬之前預計光伏產品均價仍有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