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教學樓、居民樓上,原本空曠的屋頂排滿了一片片的光伏板,成為南安一景。這是今年以來,南安大力推進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所帶來的變化,一片片光伏板已成為貧困群眾和落后村莊脫貧的“好幫手”。
據介紹,目前南安“光伏扶貧”協議書已簽約貧困戶達4600戶,儲備授信額度約2.3億元。
全省首創光伏產業扶貧模式
站在美林街道政府辦公樓、中小學教學樓屋頂,一眼望去,天臺上一片藍,光伏藍。“這些都是南安實施的光伏發電扶貧工程,受益人都是當地貧困群眾。”項目經理黃建航說,美林街道將建設三四十個光伏扶貧點,目前南安市中醫院、美林街道辦事處和國稅六分局的光伏設施已建設完成并正式啟用發電了。
南安自從去年開始就實施了光伏發電扶貧工程,并于今年3月在全市推廣。光伏扶貧,即在自家房頂鋪設太陽能電池板,村民可自己使用,多余電量可賣給國家電網,增加收入。
2016年年底,南安印發《南安市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實施方案》,設立扶貧開發公司,在全省首創光伏發電產業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引進有光伏專業運營經驗的社會資本合作運營。扶貧開發公司占股70%、光伏運營企業占股30%,并成立新能源公司作為光伏扶貧項目實施主體。由扶貧對象貸款委托扶貧開發公司投資光伏發電項目(委托經營期15年),扶貧開發公司在委托經營期內每年給予固定回報并負責還本付息。
“目前南安成立了5家新能源公司,負責5個片區的光伏扶貧項目建設。”南安市扶貧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黃記猛說,各類扶貧對象貸款5萬元委托扶貧開發公司投入,南安市市定扶貧對象每年投資回報1000元,國定及省定扶貧對象前三年每年投資回報3000元,之后每年1000元,回報時間統一為15年。
“光伏扶貧貸”解決資金難題
光伏發電雖能幫助貧困戶脫貧,但前期投入較大。貧困戶本就生活困難,哪有錢投資?
去年年底,南安農商銀行響應南安市政府關于設立光扶扶貧項目的要求,推出“光伏扶貧貸”,于2017年1月正式落地推廣。
南安農商銀行負責人表示,今年2月中旬,南安農商銀行聯合各鄉鎮召開多場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推進會,為貧困戶詳細解答光伏貸好處,隨后各鄉鎮掀起了“光伏扶貧貸”辦理熱潮。
“3月,南安眉山鄉觀音村5戶村民簽訂了‘光伏扶貧’協議書。”眉山鄉光伏扶貧項目領導小組組長劉揚宇說,他們鄉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進村入戶宣傳動員,消除群眾疑慮。
“貧困戶同意后,銀行直接與南安市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對接,并向其提供材料和項目資金,用于安裝光伏發電項目。”南安農商銀行行長林奕星說。
集體光伏工程增加村財
今年年初,作為眉山鄉首個光伏扶貧項目,陳保惜家光伏項目建設完成,2月通過市電力公司驗收,進入發電并網程序。
鄉里扶持5000元、企業資助5000元、親戚借款5000元、貧困戶政府貼息貸款1萬元,陳保惜拿著這2.5萬元安裝了光伏發電項目,裝完后陳保惜很是開心,“以前樓頂不隔熱,夏天屋里熱得很,今年裝了光伏發電設施,不僅能隔熱,白天還能發電賺錢,一年增收近3000元。”
“眉山鄉通過‘企業捐款+政府幫扶+農戶出資’扶貧模式,助力貧困戶光伏脫貧,同時引導8個村于去年底完成備案,利用村部、學校等公共場地,投入130萬元建設光伏發電站,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收益達15萬元以上。”眉山鄉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南安光伏扶貧項目在各鄉鎮遍地開花,許多村都有建成或在建村集體光伏發電工程,總裝機容量達1000多千瓦,將大大增加村財,切實助力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