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不到,中國新能源造車就迎來運動式發展,漢能、中興、樂視……紛紛加入造新能源車的行列中,而當前,產能已經過剩。這注定是一場風險極大的造車賭博,誰將為此買單?
今年1月份,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環比去年12月下降90.25%,比上年同期同比下降48.9%。
在國內主要城市,越來越多帶有“EV”或“Plug-in”符號的車輛出現在公路上,也許市民起初對這些車型很迷茫,但隨著媒體、車企大量的報道和宣傳,也就明白了這些車型就是所謂的新能源車。
在2012年的時候,國務院正式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以充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將推進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作為重點工作。隨后,我們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始起步,但這個時候主要還集中在比亞迪、上汽乘用車等傳統汽車領域。
隨著時間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多的企業萌生了制造新能源汽車的想法。在2014年廣州車展媒體日,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總裁王潤生表示,積極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然升級為國家戰略,未來十年,我們將迎來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