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要做什么新發型啊?”何苗向剛進店的一位中年男子打趣道。老張在鎮上一家木地板企業打工,雖已人到中年,卻還有著一顆追趕時尚的心,頭發每天噴著啫喱水,紋絲不亂。但是在舊館鎮小鍋爐整治前,愛美的老張卻一直時髦不起來。
曾經的舊館鎮,總是“陰沉著臉”。全鎮13個行政村分布著大大小小100多家木地板加工企業,200多臺小鍋爐每天要燒掉大量木屑和煤炭。濃濃的黑煙從煙囪里噴涌而出,給全鎮蒙上一層厚厚的灰。
“別說是在廠里上班了,就算在大馬路上走走,也會粘一頭灰。”說起以前的尷尬,老張挺郁悶。像老張這樣來何苗店里理發的外來務工人員很多,“以前給他們洗頭,洗完后水都是黑的。”何苗說,“別說他們在廠里上班了,像我從家騎電瓶車到店里,若是不戴口罩、頭盔,臉上也會有黑灰。”
為了徹底改善當地空氣質量,去年8月初,舊館鎮與吳興區織里長和熱電廠合作,投入8300多萬元鋪設了17公里長的蒸汽管網。鎮區附近6個行政村的127家木地板加工企業實現集中供熱,淘汰了194臺小鍋爐。外圍7個行政村的30余家木地板加工企業的20臺鍋爐,也全部按要求整改成生物質氣化爐。截至去年底,舊館鎮共計關停214臺小鍋爐。
小鍋爐關停后,空氣變干凈了,不僅老張可以秀出新發型,舊館百姓也敢開窗了。67歲的陳傲山住在舊館鎮潘家莊村,他每天清晨都要打開門窗,把盆栽搬到院子里。“大半年前,我的花只能養在屋里,一搬出來葉子上都是灰。”老陳說,自從鎮上的小鍋爐關停后,他每天上午侍弄完花草就出門散步。前些天,空氣格外清新,老陳散步經過村口,向西一望,驚喜地看到了20多公里外的道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