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安門向東,驅車30公里,就到了北京市通州區運河東大街。這里,是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隆冬季節,這里一派繁忙景象。在施工現場,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高聳入云的塔吊有條不紊地在運轉。今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建設成為節能綠色建筑典范,并投入使用。
日前,《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民用建筑節能發展規劃》公布,未來5年,北京將在城市副中心等具備條件的綠色生態示范區,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建設。近年來,北京在建筑節能工作上取得重大進展和突破,努力打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品質。
北京“水立方”夜景。“水立方”建筑采用世界先進的環保節能膜材料,可最大限度節省照明電力資源。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北京行政副中心規劃圖 光明圖片
5年建30萬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
“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2022北京冬奧會場館、環球影城、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等重大項目,將建設成節能綠色建筑的典范。” 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民用建筑節能發展規劃》發布會上,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承軍宣布。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已先后強制實施超低能耗建筑標準,節能率達90%以上,綠色建筑成為未來趨勢。作為首善之區,北京必須加快發展超低能耗建筑。
王承軍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是歷史性的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是進一步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標志性工作。
記者了解到,未來5年,北京將新建不低于30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建筑的類型將涵蓋城鎮住宅、城鎮公用建筑、農村住宅等。目前北京已經開建的超低能耗建筑接近5萬平方米。到2020年,北京新建民用建筑單位面積能耗比“十二五”末平均能耗下降25%,建筑能效將達到國際同等氣候條件地區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