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志強北園的案例解剖,市人大常委會多年來一直關注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今年初的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兩個代表團和25名代表提出涉及老舊小區方面的議案4件合并為“加強老舊小區管理和基礎設施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條件”議案,交市政府辦理。上月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上,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代表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議案辦理情況,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提出意見和建議,對這項工作進行了詳細盤點。
全市住宅總面積約5億平方米
陳剛報告說,目前全市住宅總面積約51250萬平方米。其中,1990年以前建成的約6950萬平方米、128萬套;1990年以后建成的約44300萬平方米、436萬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標準提高,人們對住宅及居住小區的安全、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要求逐步提升,老舊小區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現階段綜合考慮建設標準和本市財力,將老舊小區確定為1990年之前建成的小區,是符合本市實際的。
本市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政策來源主要是國務院關于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和住建部“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同時考慮了居民實施綜合改造的需求,確定了房屋建筑本體和小區公共部分兩方面任務。
截至目前,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340億元,共完成6562萬平方米市屬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共涉及1678個小區、1.37萬棟樓,惠及81.9萬戶家庭,使七分之一的城鎮居民獲益,其中完成樓棟抗震節能改造5529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成為名副其實的安全工程、環保工程、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
人大審議
多項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
市人大審議中,對市政府提供的關鍵數字進一步細分。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完成綜合整治的小區里,實施了抗震加固的為463萬平方米、節能改造的5504萬平方米。
這也就意味著,抗震加固改造僅占改造總量的不到十分之一。
此外,從議案中代表反映的問題和調研中了解的情況來看,老舊小區樓體屋頂滲透、上下水管道堵塞、電力容量不夠、車位數量不足、安保設施不全、適老設施缺失、電梯存在安全風險、小區環境臟亂、違法建設多發、樓房底層住戶拆墻打洞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全市建成332個自我服務試點小區
陳剛報告說,針對老舊小區環境、治安、管理、服務等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難題,市政府社會辦在服務管理不完善的老舊小區,開展了以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等為核心的老舊小區自我服務管理試點建設工作,引導小區逐步引入物業公司參與社區治理和建設。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332個試點小區。
與之相應,本市共歸集商品住宅專項維修基金450.65億元,累計使用20.75億元;老舊小區專項維修基金75.63億元,累計使用15.08億元;專項維修基金使用比較順暢,在全國處于先進水平。
人大審議
建老舊小區管理長效機制
市人大建議,在老舊小區改造和管理工作中,實施公共治理,明確政府、市場、居民各方主體的責任。制定政策,引導和調控市場充分發揮在發展居民生活服務業中的作用。對于可利用的公共資源,政府可以交由專業公司使用,同時對服務價格給予指導,調動居民參與老舊小區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發揮居民在小區日常管理維護工作中的作用,認真聽取居民意見,滿足居民合理訴求,加強宣傳引導,做好群眾工作。
探索建立老舊小區日常管理維護的長效機制。推動老舊小區完善物業管理,加快物業管理地方立法調研論證工作,明確政府部門實施行政管理、居民繳納合理費用的責任,引入物業服務企業參與老舊小區日常服務管理工作。確立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明確建筑使用年限內的維護主體和資金來源,建立定期維護保養制度,保證基礎設施定期維護更新、功能配套能夠滿足需求、建筑本體安全節能、小區環境整潔優美。
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將實現菜單式
陳剛報告說,新階段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要達到符合抗震節能要求、完善基礎設施和功能、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的目標。
在具體改造內容方面,將采用菜單式供居民挑選。對樓本體的改造,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樓內水、電、氣、熱、通信、防水等老化設施設備進行改造,符合條件的還可以選擇屋頂綠化、太陽能應用、增設電梯、增加陽臺等改造內容。
人大審議
疏解非公共服務功能
市人大建議,在改造水平提升的基礎上,必須有序疏解老舊小區中不屬于公共服務的功能,清理未用于居民服務的公共空間和資源。加快拆除違法建設,進一步清理地下空間,整治底層住戶拆墻打洞行為,最大限度地恢復老舊小區的公共空間資源。
對騰退出的公共空間和資源進行統籌規劃,積極發展居民生活亟需的公共服務業,因地制宜地補建停車、綠化、文體、養老、無障礙等公共服務設施。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引進專業機構,實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專業化運營,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方便居民生活。
“十三五”改造向“90后”小區延伸
陳剛介紹說,“十三五”期間,應優先完成抗震節能性能不足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工作。包括500萬平方米1999年前建成、尚未完成綜合整治的小區;3000萬平方米1990年以后建成、住宅樓房未采取節能措施的小區。
改造將從過去的自上而下轉變為自下而上,進一步凝聚共識,提升建筑品質、修復基礎設施、完善基本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推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邁向新階段。
人大審議
聚焦重點難點加快改造步伐
市人大將對老舊小區改造抓住重點,持續跟蹤。建議政府總結“十二五”整治工作經驗,調整思路,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間老舊小區整體改造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聚焦重點難點,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采取有效措施,盡快研究解決老舊小區當前存在的樓內上下水管道修復更新、供電設施設備改造擴容、養老設施改造、無障礙設施補建、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等突出問題。
市人大認為,老舊小區的綜合治理是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必須以優化城市人居環境、提高居住品質為核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著眼長遠、標本兼治,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建設標準不高、設施設備陳舊、功能配套不夠、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在大局中定位,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明確主體責任,理順體制機制,推動社區治理模式進一步完善,鞏固改造成果;要在改革中破題,破解產權多元、制度缺失等障礙,充分發揮政府、居民、市場各主體的作用;要在堅持中推進,分類改造,分步實施,持續發力,不斷提高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