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在北京舉辦的“AHF@第九屆國際酒店投資峰會暨第三屆中國酒店資產管理大會”上,新浪商業地產有幸就“綠色建筑與節能產品在酒店行業的發展與未來”等話題,對成信集團的董事長盧文椿先生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成信集團董事長盧文椿
商業地產:在國家限制“三公消費”和高星級酒店市場萎縮的背景下,作為國內星級酒店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成信在這方面的業務是否受到影響?
盧文椿:成信一直在做酒店業務,沒有大舉的進入酒店市場,實際上反而是三公消費出來以后,大舉進入的。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集團的業務就是整個機電的運維、設計以及酒店的能源管理等。能源管理就是幫助酒店降成本,怎樣讓他的系統使用壽命更長。過去呢,酒店行業的錢可能比較好賺,他們無所謂,不是很在意這種節能和成本控制。而現在,利潤在下降,使得酒店不得不考慮成本問題。所以,不是因為三公消費,成信的業務更好,而是三公消費降低等因素,讓酒店更加重視成本和節能。借助三公消費,成本把控的契機,推進了成信業務的發展。打個比方,很多人,生病了去醫院,才知道需要運動。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時時都是需要創新的,國家經濟發展沒有下行,只是在上行過程中增長減緩而已,所以就更加的需要創新。所以酒店行業也是一樣的,因為限制“三公消費”和高星級酒店市場萎縮,酒店行業也就更加重視綠色、節能。
商業地產:綠色建筑與節能產品的使用,是否會為酒店增加部分成本?這方面在與酒店合作時有哪些獨到的經驗?
盧文椿:一般有幾種合作方式:一種是EPC的訂單方式,客戶直接付費,成信提供相關的綠色、節能機電服務;另一種是,我來提供咨詢以及投資綠色節能,對方不付錢。第一種方式呢,酒店一定對綠色節能改造持肯定態度的,他們才會付錢執行。至于認為節能改造就會增加成本,是幾年前,部分人的想法,最近這兩年,整個酒店行業的綠色節能意識已經很成熟了,會認為節能改造增加成本的,可能酒店管理相對落后的,在現今的市場上比較少了。但是,成信做的是比較早的,從2010年開始做的,當時酒店方還是比較懷疑的。成信的第一單是在上海,當時最大的五星酒店能源管理項目,上海的王寶和大酒店,服務完成后在還獲得了上海節能獎。綠色建筑和節能概念,在國內的發展還是和國內的思想意識相關聯的。整個中國高速發展這么多年,大家對建設、投資的時候這種概念,還是需要適當轉變的。比方說,你買了一個“高大上”的東西,花錢貴,投入了很多來建造。但是未來修修補補的花銷上,買家/業主方不是很愿意,還是一種投資心態。但是,現在慢慢大家開始有心理上的轉變,越來越關注運營成本,越來越關注大廈的能耗、空氣和水的品質,還有客人進入的舒適度。剛剛演講也有提到,實際上,過去,大家進店,到底是“眼睛”進去還是“心”進去?首先是眼睛進去,心沒有進去。感慨:“哇~好漂亮啊”、“好舒服啊”;到LV店感嘆:“哇~好酷啊”,你是買心舒服還是買眼睛舒服?我認為是買眼睛舒服。所有的五星級酒店是讓我們的眼睛舒服,不是讓我們的心舒服。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注重體驗了,五星級酒店再走之前的套路是無用的。我們過了讓眼睛舒服的時代,現在要讓顧客心舒服。為什么高端消費品的銷售在下降呢?因為大家已經不那么在意,而是更在意舒適感。在意品質,品牌無所謂。你的品質很強,就會帶來品牌;而不是說很貴。現在,如ZARA、優衣庫為什么銷量那么好,它不貴,但它很舒適。實際上,酒店也一樣,包括像紅樹林這樣的酒店,它一定會讓你心舒服的。我們的機電系統、節能系統,一定是讓他們心舒服的,我們從來沒有讓他們眼睛舒服,因為是顧客看不到我們。機電系統是低調的,在做顧客看不到的事情。現在酒店開始注重客戶的“心”舒適度,就開始注重節能系統,在意機電應用。
商業地產:從整個酒店行業來說,近年來有哪些比較明顯的變化?您預計這些變化是否會帶來一些新的趨勢?
盧文椿:隨著客戶的消費需求的轉變,以客戶來定義自己的酒店行業不得不變,如果不變,不走這個路線,他們沒有辦法留住客戶。比如像紅樹林度假酒店創始人張寶全分享的,他們抓客戶的心理。之前,客戶消費是客房第一,再來是餐飲和其他;現在是餐飲第一,客房第二。因為他們是以玩、體驗為主,當他們的服務側重有轉變,他們的收入主流也就隨之改變。比方說,現在你未必那么在意大堂很舒服,但是的房間和洗手間的燈、空調的舒適度與本人的契合感等等,會是現在消費者更注重的。因為消費者看多了,所以沒那么在意“眼睛”的舒適度了。綠色只是一個詞語,要把它落地實施,有很多空間去發揮。所以,不光是酒店行業,包括其他的綠色節能和機電相關,都需要我們往深度去開發。
商業地產: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消費形態也發生一些改變,酒店作為一種更側重于線下體驗的業態,在滿足住宿需求外,是否還應承載其他的服務功能?
盧文椿:我對紅樹林還是知道一些,因為在三亞體驗過,但是還不能算完全了解。上午聽紅樹林的分享,可以發現他們是一個休閑、度假體驗為主的酒店。它以體驗、玩為主,住對他們來說不那么重要。但,實際上,我認為,不僅僅是酒店,各行各業,包括不同消費層,大家的消費其實是沒有增加的,大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非消費不會增加,而且可能會下降。只要品質到一定程度,消費者使用方便、舒服,穿的衣服會越來越簡單。在消費習慣上會有極簡和奢侈兩個極端,實際上一樣的,簡單就是舒服。酒店行業也好,其他行業也好,會追求簡單、舒服。家庭也好,個人也罷,以方便、簡單、舒服為主,而不是酒店的“高大上”。未來酒店的競爭會帶動各行業的發展方向,這是我的觀點。越來越注重人,基于人的“心”,而不是眼睛。消費者不舒服,就不會消費。這就需要酒店行業、整個服務行業去創造新的服務,產生更多的消費點。而這些“新的服務”,是哪些,在哪里,就需要大家去開發挖掘,如何調動起消費者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