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省經信委公布了山東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到,重點發展先進環保產業。其中,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和設備方面,突破焦化、 日用玻璃等行業煙氣低溫脫硝技術,提高機動車尾氣處理設備壽命和污染物聯合脫除效率,突破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焦化等高污染行業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等。
在環保產業發展中,我省將重點發展9大工程。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工程中,落實企業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協同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戰役”。重點推 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工業鍋爐污染物控制、揚塵污染綜合整治以及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對造紙、焦化、印染、農藥、電鍍等十大重點行業,實行新(改、擴)建項 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城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中水利用和城鎮污水再利用設施建設。推進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與資源 化利用設施的建設,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到2020年,全省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先進環保工藝、技術得到普遍推廣,先進環保裝備(產品)在重點領域、重點企 業廣泛應用。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工程中以城市公交、機關團體通勤、班線旅游、物流運輸等領域為重點,總結濟南、青島等示范試點經驗,在全省全面推廣高速純電動汽 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加大政府采購力度,重點推廣新能源乘用車和中小型客車及新能源專用車。鼓勵出租車行業和私人消費者購買使用新能源乘用 車。以大型公共停車場、客貨運站場、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居民小區為重點,加快充換電服務站、加氣站建設。到2020年,全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數量居全國 前列。
據了解,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其中,節能環保裝備(產品)產值達到600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 產值達到3000億元,節能環保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而2015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企業3000余家,從業人數100多萬人,實現總產值5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