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靖安11月23日電23日下午,參加“全國網絡媒體宜春昌銅四縣行”采訪的網媒記者和網絡大V來到靖安縣仁首鎮光伏發電項目的所在地采風,看到太陽能電板在光伏板支架上層發電,板下種著農作物,網媒記者和網絡大V們稱贊,這種模式太棒了,一塊土地發揮了兩項功能,這種做法非常值得推廣。
據了解,靖安縣仁首鎮光伏發電項目采用先進的雙軸跟蹤農業光伏發電技術,是靖安縣境內的首座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符合江西省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規劃,對靖安縣的生態經濟建設和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電站項目綜合利用土地資源,光伏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油用牡丹等高效經濟作物。3.5米高光伏板支架為發展農業留足了陽光雨露,絲毫沒有影響農作物生長。目前,一期716畝土地全部種上了油用牡丹、粉葛等經濟作物。以前毫無經濟價值的荒山,現在每畝每年可實現產值1萬余元,利潤3000元以上。既實現了工業、農業雙贏,又集約節約利用了土地。
據悉,該項目2015年11月開工建設,2016年1月并網發電,目前,已發電量1600余萬千瓦。年平均上交增值稅243萬元,所得稅153萬元。據預計,25年發電周期內,累計繳納增值稅6072萬元、所得稅3825萬元,可節約標準煤1.6億噸,減排二氧化碳4.2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