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四五十元的節能燈比白熾燈貴十倍,消費者一時難以接受。即使能省
單只價格過高消費者咋舌———
近期,北京階梯電價舉行第二次聽證會。面對新的電費計費方法,也是有賴于日漸增強的節能意識,不少消費者已經開始陸續為家中更換節能產品。消費者為光源尋求節能方案,再加之白熾燈即將退出歷史舞臺,節能燈逐漸成為首選。但是,有消費者提出疑問,節能燈的價格是白熾燈的將近十倍,用起來到底劃不劃算?“節能=高價”嗎?
【現場】
25-40元為品牌節能燈普遍價格
“早前社區為推廣節能燈而舉辦過惠民活動,從社區購買的節能燈只要一元錢一個。”在超市的光源貨架前,消費者吳女士為節能燈的價格咋舌,“等到自己買才發現,原來品牌節能燈這么貴。”吳女士所指的品牌節能燈,以飛利浦為主,基本價格都在25-40元左右。瓦數低、亮度低、體積小的價格較低,而體積越大、瓦數越高的則價格越高,個別標有“超亮”標識的節能燈,單只價格接近40元甚至50元。
品牌為佛山的節能燈價格相對低廉,但是一只最低的價格也為18元。和仍然在售的白熾燈相比,節能燈的價格是白熾燈的幾倍。
“因為節能燈的使用時間長,更省電,所以價格更高。”銷售員對此做出了這樣的解釋。但是消費者仍有不解,電價省了,但是光源的成本卻高了,到底哪個合算?
【解疑】
優質節能燈使用時間更久更劃算
一只節能燈就要好幾十元,這么一說確實有點兒貴。但是如果購買主流市場里品質過關的節能燈,與使用壽命、節電效果均衡比較起來,的確還是劃算的。根據飛利浦中國官方網站上提供的產品信息,以一個市場中十分常見的冷日光色12瓦的節能燈為例,廠家提供的使用年限是4年(8000小時),節能效果為80%。這款節能燈的價格在普通超市里為35元左右,按照每天使用6小時計算,每只燈每月需要消耗的電為2.2度(12瓦/只×6小時/日×30日),每只燈所消耗的電費就是每月2.2元,相當于每年26.4元。而如果是40瓦/只的白熾燈,每年每只燈泡的電費就要達到86.4元。而普通的白熾燈使用壽命為3000-4000小時,僅為節能燈的一半。綜合光源本身成本、電費這些因素考慮,節能燈的一次性投入還算劃算。
劣質節能燈便宜但用幾天就“憋”
超市、商店內的節能燈標價不低,而燈具市場上能買到低價的節能燈,但因質量過低,讓人買得很不放心。在玉泉營建材市場燈具館內,消費者陳先生正在與一家商戶爭執,原因是一周前在這家商戶購買的節能燈用了不到七天就“憋”了。但是商戶以“未承諾使用壽命”為由,拒絕任何退換。
“便宜貨果然不可靠。”陳先生告訴我們,他購買的節能燈每只8元,品牌聞所未聞。
我們了解到,這樣的燈具市場里,大部分商戶在銷售知名品牌的節能燈,價格與超市、商店里相差無幾,但是乏人問津。“一問價格,大部分人還是會買便宜的。”不少商戶表示,那些雜牌子低價節能燈質量都不好。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的節能燈抽查合格率不足五成,消費者在購買時需要加以分辨。
【提醒】
部分造型燈具無法使用節能燈
除了價格上的尷尬,節能燈因為形狀的原因,也不能適合一些燈具的造型。在十里河燈具城里,我們很容易找到一些造型只適合白熾燈而不適合節能燈的燈具,節能燈過長的形狀會破壞燈具的整體美感。對于造型的問題,銷售人員表示“即使白熾燈被淘汰也總能買到”或“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過光源的更新換代”問題。異形光源不節能且難以為節能燈所替代的問題,也困擾著消費者。
廢棄節能燈污染環境
回收通路有待打通
按照我國對于白熾燈淘汰的時間表來看,今年10月開始將逐步禁售白熾燈,而節能燈將越來越多地占據市場。但是節能燈更換、回收的問題將被面臨。廢棄的節能燈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其對環境的危害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知。而回收節能燈的機構也應該相應建立,并得到重視。對于消費者而言,節能燈被換下以后應該注意分類處理,不要和家庭垃圾一并丟棄,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鏈接】
買節能燈具將獲補貼
據了解,新一輪家電補貼政策在上周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有了新的進展,研究決定將投入265億元財政補貼,用于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部分電器,同時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這是首次將節能燈具納入節能補貼的政策中,具體的補貼細則將于近期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