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下午,上海市節能環保服務業協會召開上海市節能服務產業峰會暨合同能源管理創新發展論壇。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原清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喬國新、市科委副主任馬興發、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戴彥德等出席并講話。
會上,發布了《2015年上海市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據初步統計,截至2015年底,本市節能服務企業已發展到近460家,從業人員4.5萬余人,與五年前相比,分別增長了7.8倍和8倍;2015年全市節能服務產值399.8億元,比五年前增長近4倍。五年來,動員社會資本參與節能服務投資共計150億元以上,合同能源管理投資近85億元。但去年受宏觀經濟影響,本市節能服務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報告認為,“以創新引領發展”既是本屆產業峰會的主旨,也充分反映了本市節能服務業發展的新態勢。近年來,本市節能服務企業不斷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推廣服務成果,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跡象。

一是新建工程應用合同能源管理顯現示范效應。去年,上海碳索能源環境服務有限公司、飛樂工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承接的上海天馬公司第5.5代AM-OLED量產線項目能源站、上海中心大廈照明、上海中心分布式供能以及上海國際會展中心127萬平方米展廳的LED照明工程,都屬新建工程,3家公司均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項目,取得了明顯的節能效益,開創了新建工程項目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先河,對擴大合同能源管理適用領域,拓展節能服務市場,提高新建工程能效水平,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
二是新能源開發利用加快,帶動節能服務業發展。去年由于國家和各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光伏發電、新能源替代等帶動了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本市從事光伏發電項目的企業達20多家,其中,安悅節能年內投入、產出在3億元以上。
三是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拓展節能服務新領域。近年來,節能服務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與智慧城市建設、智慧醫療衛生、智慧交通、樓宇能耗監控等結合,與國家電網系統建設及企業環保改造工程等相結合,采用了節能降耗技術和新產品,形成了約50億元的營業收入。
四是管理創新,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十二五”期間,市節能環保服務業協會搭建綠色融資、項目對接、信用評價、信息管理等服務平臺,推出“委托股權交易”、“掛牌融資”、“金融保理”等多種形式解決企業融資需求。為解決小微企業找項目難,開展了“合同能源管理進千家企業”活動;為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建立了覆蓋30個省市的節能服務聯絡網;為鼓勵企業誠信服務、規范服務,開展了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企業信用評價工作,制訂了管理規范和行業標準。
會上表彰了一批合同能源管理服務品牌企業、節能服務優秀企業、節能服務創新型企業和節能服務優秀企業家,上海銀行等7家金融機構獲得“綠色金融支持獎”。市節能環保服務業協會與上海金潤保理公司就合同能源管理“保理融資”簽約,標志著合同能源管理又一創新融資方式正式啟動。和有關部門、各區縣節能主管部門、各工業集團公司、節能服務企業以及業界其他人士共20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