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等三個部門聯合公布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涉及平板電視、變頻空調和家用冰箱三類家電產品。
與以往的激勵政策不同,能效“領跑者”制度沒有直接的資金補貼,更側重于對家電行業節能水平的促進。
不過,每年估計只有約30~60個節能家電產品型號獲得“領跑者”資格,這將是節能技術領先的標志,也是政府采購的有力背書。
門檻:年銷量不少于1萬臺
據悉,申請的產品范圍包括:待機功率不大于0.5W的液晶電視;500升以上的家用電冰箱;額定制冷量在14000W以下的變頻空調。同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無論平板電視、變頻空調還是家用電冰箱,都要起碼達到國家能效等級2級;獲得3C認證和節能產品認證;近一年內該品牌產品在省級以上產品質量檢查中無不合格;在中國大陸境內生產和使用。
申請電視、冰箱、空調能效“領跑者”的生產企業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為中國大陸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擁有自主品牌;有完善的銷售、售后服務網絡和質量管理體系;申請的產品,在政策年度內單個產品型號出貨量不少于1萬臺。
企業申報的產品數量有限:冰箱、彩電、變頻空調,每個品牌每類產品(每個尺寸段、每個制冷段)最多申請5個型號,每個型號的子型號(更換顏色、面板款式等)不得超過4個;這三類家電,最終各選出整體性能優異的10-20個產品型號擬為能效“領跑者”產品。
也就是說,彩電、空調、冰箱一年拿到“領跑者”名號的產品型號總數只有大約30-60個。所以,能效“領跑者”制度并不是“普惠制”。
一旦入圍,國家將給予能效“領跑者”名譽獎勵和政策支持,各地也給予相應政策支持。
具體來說,國家將能效“領跑者”產品納入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實行優先采購;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優先選用能效“領跑者”產品;中央基建投資、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節能改造項目,優先選用能效“領跑者”產品。
國家還將建立能效“領跑者”指標與強制性國家標準銜接機制,適時將“領跑者”指標納入冰箱、彩電、變頻空調的產品能效標準。言下之意是,隨著“領跑者”的引領,未來家電能效的國家標準將會逐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入圍企業可以在入圍產品能效標識本體上直接印刷能效“領跑者”標志。
影響:主力企業將更受益
奧維云網(AVC)助理總裁張彥斌向記者分析說,本次能效“領跑者”政策對家電企業沒有實質的經濟鼓勵,因而一些企業會有心理落差,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因為沒有直接的資金補貼,短期內細則的實施,對市場銷售并無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有消費者能效意識逐步提高后,才會促進入圍產品的銷售提升,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張彥斌接著說,從細則的評分標準來看,產品能效水平占70分,產品主要技術占15分,企業能力(企業自主節能技術、推廣服務能力、產品結構)占15分。“這說明能力和技術只是基礎,重要的是產品能效本身。這樣,企業就不會只停在技術能力上,而更注重產品品質。”
雖然沒有資金補貼刺激,但是對企業來說,產品不入圍能效“領跑者”名錄,就無法參與很多政府項目。因此,張彥斌提醒道,“不重視或不參與能效‘領跑者’申報,將會失去很多重要的市場機會。”而且,榮譽獎勵固然比不上資金獎勵現實,但對入圍產品高能效、高品質是一種背書。企業可以作為市場宣傳、產品推廣的一個賣點,有利于品牌形象提升。
他預計,在消費者眼中,標有能效“領跑者”標識的產品,雖說指的是能效方面的高品質,但也會延伸到對產品整體品質的認可。
不過,另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對企業沒有補貼,跟之前的刺激政策完全不同,所以預計沒有之前政策的推力好。‘領跑者’制度,對銷量的刺激看淡。但是,這個政策綁定了政府采購和政策傾斜,所以主力企業在申請中肯定會全力爭取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