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督管理辦法》實施以來,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督管理實行安全監察與節能監管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隨著《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工業鍋爐能效測試與評價規則》兩個法規相繼頒布施實,工業鍋爐安全與節能相結合的監管、檢驗檢測工作模式正式走上正軌。但近年來,在鍋爐節能改造過程中發生的改造不節能以及改造后留下安全隱患問題則日顯突出。
1、珠海市鍋爐節能改造的現狀
隨著國家加大對鍋爐節能監管的工作力度,以及部分地方政策對環境保護的特殊要求,使得部分鍋爐使用單位不得不對其所用鍋爐進行相關節能或環保改造,而且因這些改造往往不涉及受壓元件,其管理常被改造單位和使用單位所忽視。現對本地區常見的鍋爐節能改造分類匯總如下:
(1)對在用燃氣( 油) 鍋爐尾部加裝節能換熱器。部分鍋爐尾部加裝承壓節能換熱器且換熱介質參與鍋爐介質循環( 如加裝省煤器) ,但大部分鍋爐尾部換熱器內介質與日用水箱常壓相聯,介質在換熱器內循環加熱; 也有部分導熱油鍋爐尾部煙道也加裝換熱器,把煙氣熱量回收它用。這些是對燃氣( 油) 鍋爐節能改造最常見也最主要的改造方式。
(2)燃煤/柴鍋爐改燃生物質顆粒/碎屑。由于生物質成型燃料可有效改善農林廢棄物的燃燒性能,其硫、氮和灰分含量較低,在配套的專用燃燒設備上應用,可實現清潔高效燃燒,因此,環保壓力較大的地區,以改造為燃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為代表的節能改造方式被廣大用戶企業所熱衷。這些鍋爐節能改造往往對鍋爐本體沒有做太多改變,直接將燃料改為生物質燃料加入爐內燃燒,某些固定爐排鍋爐在加料口處加裝吹料管道,將燃料吹入爐膛內燃燒,并在尾部加裝除塵裝置。
(3)將在用燃油鍋爐改造成燃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由于燃油鍋爐成本較高,本地區部分用戶企業及合同能源管理單位將原有燃油鍋爐的燃燒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在爐前加裝相當于爐膛的燃燒室,專門用于燃燒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后的煙氣鼓入原鍋爐爐膽內。這種鍋爐改造變動比較大,不僅要在尾加裝除塵裝置,還要加裝引風裝置。
2、工業鍋爐節能改造與安全狀況分析
截止到2012年6月,珠海特檢所共對珠海市內180臺工業鍋爐進行了能效測試。測試的鍋爐包括106臺燃油氣鍋爐、21臺燃生物質鍋爐、37臺燃煤及水煤漿鍋爐和16臺燃柴鍋爐,爐型有WNS、DZG、DZL、SZL 和SZS 等,類別有飽和蒸汽鍋爐、低壓過熱蒸汽鍋爐和導熱油爐。測試依據《工業鍋爐能效測試與評價規則》( TSG G0003—2010) 進行。其中對25 臺節能改造鍋爐進行了定期內部檢驗。
對測試鍋爐依據《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 TSG G0002—2010)進行分析,得到如了珠海市工業鍋爐運行熱效率指標分布。發現熱效率在對應限定值90% 以下的鍋爐數量較少,僅占11%。近一半的鍋爐熱效率介于對應限定值的90%和限定值之間,熱效率超過限定值并小于目標值的鍋爐占27%,這些鍋爐的運行狀況較好。熱效率超過目標值的鍋爐占13%。
珠海特檢所對部分鍋爐節能改造前和改造后部分指標進行了對比,大部分節能改造效果較為明顯。如為燃油鍋爐尾部加裝節能器前后排煙溫度對比情況,由于燃油鍋爐大部分熱損失為排煙熱損失,因此,在燃油鍋爐尾部加裝節能器的節能效果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