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教室忘記關燈怎么辦?學生洗澡浪費水怎么辦?食堂做飯耗能量大怎么辦?……由于人數多且集中,大學的校園往往是城市中耗能、用電、用水量較大的區域,如何降低學校能耗、減少排放,也成為各個學校長期關注的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市多所高校發現,這些耗能大戶都采取了各種節能措施“精打細算”。
節水
外經貿大學修建10個集水池 “只要下雨,就等于給學校送錢”
學生生活需要用水、學校日常運行也需要用水,這些巨大的耗水量讓各個學校在雨水的收集和廢水再利用上打起了主意。“只要一下雨,就等于給學校送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基建處處長任明鶴這樣評價學校的雨水收集系統。
為了更好地收集雨水,學校里九棟宿舍樓的屋頂都進行了平改坡的改造,還利用廢棄的防空洞、自備井、洗煤池和配電設備室修建了10個集水池,任明鶴指著虹遠宿舍樓墻上的排水管告訴北青報記者,依靠這套系統,雨季里的雨水,冬季里的融雪都變成了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僅一個夏季,就可以收集約5萬噸的雨水,節約水費近50萬元。
除了雨水收集系統,外經貿大學還修建了一套中水處理系統,第一年投入使用就為學校節省了60多萬元的水費。在虹遠樓中間的水池里,游來游去的魚蝦都養在經過處理的中水中。正值中午,外經貿大學綠地開始了大面積的澆灌,英語學院的小劉指著學校里出名的“情人坡”告訴北青報記者,原來還擔心這么大片草地澆灌得浪費多少水,后來才知道澆灌用水都是處理過的廢水再利用。基建處長任明鶴介紹說,外經貿大學全校3萬多平米的綠地都是用中水澆灌。
節氣
機器人[0.48% 資金 研報]“搖頭晃腦”炒菜 食堂燃氣消耗減少20%
食堂做飯、宿舍供暖是校園里燃氣的主要消耗源。中午十一點,在北交大學生活動中心的食堂里,兩臺貌似滾筒洗衣機的大鍋正在“搖頭晃腦”地炒菜,飲食服務中心辦公室的王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就是學校今年4月引進的兩臺炒菜“機器人”。
食堂師傅只要在一側的電腦屏幕上選定相應菜品,機器人就會自動設置翻炒時間,加料、淋油、噴水都會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機器人不時發出加入作料的提醒,一份香辣雞塊不到4分鐘就可以出鍋了,炒完之后,鍋口朝下,所有的雞塊就都傾倒進了托盤里,10分鐘的時間里,兩臺“機器人”已經炒出了3種菜,每份菜都可以裝滿兩個大托盤。傾倒完畢,“機器人”就開始自動清洗。
學生二食堂的曹經理介紹說,自從用了“機器人”,食堂燃氣的消耗量減少了20%左右,主要是因為炒菜的時間比以前縮短了一半,現在一次最多能炒出8公斤的菜,“以前攤20斤雞蛋至少要用三斤油,現在只用半斤就好了,時間還短,食堂耗能量大大減少。”曹經理解釋說。據北交大能源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海東介紹,北交大目前所有食堂的灶具都已經更換成了節能灶具,小鍋、大鍋和蒸灶的節能效率分別在50%、22%和28%。
除了食堂節氣,供暖也是各個學校改造的重點。外經貿大學在供暖季節,采取的是分時分區供暖,利用溫控閥白天讓熱量集中供至教室,晚上則將熱量調回宿舍。北京大學動力中心也對學校的供暖系統進行了改造,可以實時監控室外的氣候,調整鍋爐溫度,同時提高管道的保溫水平,減少暖氣傳輸的熱量損失。此外,北大各樓還逐步安裝了水流量平衡閥,距離鍋爐房近的樓比較熱,就把閥門關小,讓熱水盡量流到遠端,防止不同區域的暖氣溫度過高或過低。
節電
引入“能量反饋系統”電梯下行時能發電
因為人口密度大,學校的用電量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正常的家用電壓為220V,但在外經貿大學,電壓卻只有200V,基建處長任明鶴說,這樣的低電壓運行可以減少配電系統的能耗。除了低壓的配電系統,燈泡也是外經貿大學的節電主力。學校現在采用的是T5型節能燈泡,較之以前可以節省30%-40%的用電量,任明鶴介紹說,學校很快要換成更為節能的LED燈泡,“還能再節約30%的用電量”。各個學校教室、宿舍和走廊的燈也大都設計有人體感應裝置,它并不一直亮著,也不像常見的聲控燈需要有聲響,但人只要走過這些燈下,即使不發出聲音,它們也會亮起來,一旦走開就會熄滅,真正實現“人走燈熄”,避免了離開教室忘記關燈和走廊長期亮燈的現象。
不止節電,還有的學校在發電上動起了心思。電梯運行時是要耗電的,北交大的電梯卻能“發電”。能源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海東說,電梯空載上行或者滿載下行的時候,會散發很多熱量導致機房溫度特別高,需要長期開空調降溫,后來學校引入了電梯“能量反饋系統”,即電梯上行時耗電,下行時利用電梯處于高處的勢能轉變為電能,為電梯的電機運行進行供電,每年“發電量”約60萬度。同時,電梯機房空調的使用時間也大大減少。經過測算,按照每天運行4個小時計算,電梯的節電率為30%左右,也就是說,一臺電梯一年能省電8422.7度。
數說
北大去年人均能耗下降5.48%
以大學為代表的學校在我國公共機構中占很大比重,根據統計,教育類事業單位數量約占全國公共機構總數的35.49%,用能總量約占各類公共機構用能總量的39.55%,機構數量和用能總量均位居各類型公共機構之首。如何降低能耗是各個學校關心的問題。
通過提倡建設節約型校園、推廣綠色環保教育、節能減排技術研究等,北京各高校的人均能耗有大幅下降。以獲得優秀節能單位稱號的北京大學為例,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較2011年,在校學生人均能耗下降率為5.48%,節能減排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