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布里奇項目,該項目采用節能設計,所用電器和設備的能耗為傳統建筑的一半
4月22日是第44個“世界地球日”,中國將今年地球日主題確定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不僅中國,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提倡節約能源,并在積極尋求如何利用綠色能源,減少能源消耗,保護我們的地球,而這樣的努力之舉在建筑上多有體現。
秉承節能、環保、低碳理念設計的“綠色建筑”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這些采用了太陽能等綠色能源、使用低能耗電器、循環利用資源減少排放的建筑,在為保護自然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美國紐約赫斯特大廈
赫斯特大廈是紐約首座獲得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獎的建筑。其環保特性在于:從建筑外殼到內部裝修,全部采用百分之百可回收且無污染排放的材料;采用內墻最少化的設計,以增加自然光的利用;屋頂被設計成可收集雨水的結構;首層大堂主要依靠輻射石地板來調節冷熱等。
美國華[1.32%]盛頓
太陽能屋
美國能源部舉辦“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參賽的學院隊需要設計、建造、運行太陽能驅動的低成本、高效率并且富有吸引力的房屋,這是其中一個參賽設計。
荷蘭代爾夫特
科技大學圖書館
荷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圖書館的玻璃外墻及處于館內中心位置的透明圓錐體為中空設計,不但引入自然光、節省能源,圓錐體頂部的天窗更能造成空氣對流,將館內的熱氣帶走。
德國弗里堡
生態社區
這一生態社區建筑屋頂上種植了植被,并鋪設了太陽能電池板,每年吸引了上萬名外國游客前來參觀。
德國柏林“能源盈余屋”廚房
這所功能齊全的“能源盈余屋”廚房有130平方米。房屋安裝的光電電池和熱泵系統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不僅滿足了房屋的日常消耗,還能將多余的電能儲存在高容量的電池里,并為電動汽車充電。
美國加利福尼亞“生機屋頂”
在屋頂上模仿波浪形的地貌,建起4英畝的綠地,這是加利福尼亞科學院投資2.2億美元在金門公園內重建新園區的一個大膽設計。這個設計采用再生材料架構、90%自然光,不僅外觀綠色,功能也夠“綠色”。
韓國仁川太陽能外墻
這座2500平方米的建筑耗資約800萬美元,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實現碳排放為零,被稱為韓國最為環保的商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