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摩根大通、谷歌等10家大公司當日還宣布承諾在未來1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0%,這比“綠色紐約”到2030年減排30%的目標又前進了一步。
紐約是全美人口密度最高城市,面臨大城市都有的嚴重環境挑戰。如今,人口占全美2.7%的紐約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美1%,為人均7.1噸,遠低于全美24.5噸的人均水平。
治理空氣污染等從上世紀50年代起提上紐約市的議事日程,在長期不懈的努力中,這幾年“綠色紐約”節能減排一路行來,其中兩大功臣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系統和大興“綠色建筑”。
公交使用率居全美之首,這是紐約市節能減排持久戰中最令人矚目的成就。其公交系統發達便利,為多年持續努力的結果。紐約是全美唯一過半家庭沒有汽車的城市,全市人均汽油消耗量僅相當于上世紀20年代全美的平均水平。
紐約推行清潔能源不遺余力。紐約市公共汽車及市政府機構車輛中,電動汽車、油電混合動力車或其他替代能源車輛的使用率睥睨全美,達3000多輛,出租車三分之一使用了清潔能源。紐約市政府還全面疏通自行車道,落實有關安全措施,大力提倡市民騎自行車上下班。
給予稅務減免優惠,大興“綠色建筑”,紐約視此為環保要務。其中,位于曼哈頓中城核心地段的赫斯特大樓是代表作,有綠色地標之意義。赫斯特大樓始建于1928年,2006年完成翻新改造,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相比普通寫字樓節能25%。獲國際大獎的這一著名數字化綠色寫字樓設計杰出,包括空調系統采用循環水冷卻,有特殊裝置收集雨水用于廁所和樓內植物澆灌等。在建設中,這座大樓節約鋼材20%,且再生鋼材使用量占85%以上。
據美國綠色建筑協會估計,2001年以來,紐約已建新型綠色公寓約3000座。
紐約市節能減排,大手筆之外并未忽視日常細節。比如,市政府規定所屬部門辦公室或公共住房只能購買最節能的設備。與此同時,自覺節能的觀念也已深入民心,結果是:紐約市民耗電量比舊金山少一半多,只有達拉斯的四分之一。
不過,盡管取得了許多成績,紐約為“綠色”要解決的問題依然不少:下水道污染物溢出、塑料瓶污染、土地污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