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來,“福建空氣游”成為不少北方游客的首選。
“空氣游”讓人們更清晰地認識到,生態也是生產力。
截至去年底,我省12條主要水系水域功能達標率和Ⅰ類-Ⅲ類水質比例分別為97.9%和95.2%,分別比上年提高1.4和0.7個百分點;23個城市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達標城市比例為100%;輻射環境質量保持優良水平;森林覆蓋率繼續位居全國首位,生態環境質量繼續名列全國前茅。
新春伊始,讓“生態美”,讓“百姓富”的目標激勵著全省上下為建設美麗福建努力奮斗。
生態建設再發力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指示,八閩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心頭。
在去年底的省委九屆六次全會上,省委明確提出要扎實推進生態省建設,自覺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建設各方面,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打造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美麗福建。
新年伊始,為致力于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安全格局,《福建主體功能區規劃》出臺。對優化、重點、限制和禁止四類開發區域實行不同的績效考核評價辦法,不再唯GDP論。
省人大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生態省戰略深入實施。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加強水土保持,推進陸域、海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保持森林覆蓋率居全國首位、生態環境質量居全國前列。
加大力度,真抓實干,繼續推進“美麗福建”建設的號角再次吹響――
今年,我省將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400萬畝、造林綠化300萬畝、森林撫育200萬畝、封山育林200萬畝;
繼續加大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力度,嚴查工業企業污染,加大石板材行業污染整治力度。推進皮革、造紙等重點行業污水集中、深度處理。落實各項產業政策和落后產能淘汰名錄,完善鼓勵淘汰落后政策,推進老舊機動車淘汰;
強化對沿海設區市海洋環保責任目標考核。編制完成《海洋生態補償和損害賠償辦法》、《入海污染物溯源追究辦法》和《重點濱海沙灘保護規劃》,建立以生態建設為導向的激勵機制。出臺全省沿海重點生態保護名錄,推動沿海地區先行建設一批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
……
新目標,新起點,福建上上下下凝心聚力再出發。
綠色發展再加油
美麗福建,不僅需要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茂密的森林,也要加快綠色發展,讓百姓共享“綠色福利”。
19日下午,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華中村,不少村民在田里忙著育秧,旁邊的田里,一群白鷺時而躍起,時而埋頭在水田里尋找食物。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令人陶醉。在田里勞作的翁清筆告訴記者:“環境變好了,白鷺又回家了。白鷺重新歸來,讓村民開心不已。”
“鳥鳴屋后青山樹,魚戲門前綠水渠。”如今,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或是駕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不少人會發現,身邊已經不知不覺間變綠變美了。
這一切,得益于生態省建設的基礎不斷夯實。
今年我省繼續實施“四綠”工程,讓森林進城、上路、下鄉、入村,推進城鄉綠化美化一體化。福銀高速福州至南平段森林生態景觀示范段,是我省繼去年沈海高速公路福建段森林生態景觀通道后的第二條森林生態景觀通道。建設計劃任務之外的永安市,自行投入1000萬元建設高速森林生態景觀通道。截至3月10日,我省共落實福銀高速公路森林生態景觀通道示范段建設林地3127畝,占任務的104.2%;完成整地挖穴2803畝,占任務的93.4%;完成造林603畝,占任務的20.1%。
3月初,我省首次把水土保持工作落實到鄉鎮,確立了100個水土流失治理重點鄉鎮。我省在去年3.3億元財政預算重點抓好22個縣治理的基礎上,今年又突出百個重點鄉鎮,增加3億元財政預算資金,每個鄉鎮安排300萬元。
走綠色發展之路,讓生態與富民并進。
泉州實施美麗鄉村戰略,以“富農強村”為目標,以產業轉型、產業轉移、產業融合為抓手,努力實現城鄉產業區域化、一體化、差異化發展。永春縣日前啟動“美麗鄉村游”活動,利用自身優勢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爭創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讓“美麗鄉村”成為農民創業的重要平臺。
為讓林農少砍樹多增收,2013年起,省級財政每年將安排3000萬元補助林下經濟發展。
1月底,省政府轉發省經貿委制定的《2013年全省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計劃》,要求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發展、行業對標與節能降耗、創新驅動發展、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等六大方面,加快推動全省工業以升級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關停,促進存量改造、增量優選,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先進制造業向高端推進、新興產業倍增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成為許多地方和企業的自覺。龍巖市從“十一五”至今,淘汰落后小水泥超1500萬噸,大型環保水泥產量則增至3000萬噸以上,占全省一半多。同時,老區群眾把除污打造成一個新興行業。日前,因自主創新能力強,掌握核心關鍵技術以及較強的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龍凈環保被認定為福建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之一。
你我共享共建美麗福建,永遠都是進行時。(記者 方煒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