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劉婷婷
編者按
剪水雙瞳,一顧傾城,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
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數千年來,女子以典雅、以秀美、以溫脈的特質游走在騷人墨客的筆觸文端,而獨獨缺的,是女兒之勢。
今天,時代賦予了當今女性更精準的詮釋:走過時間的驛站,她們是儀態萬千、溫婉閑適的嬌美女子,更是一騎絕塵、馳騁商場的湘商時代“穆桂英”。她們將顧盼如儀、運籌帷幄兩種氣質完美糅合,生動演繹了女性湘商的驚世風華。本期《湘商時代》周刊特別關注《巾幗湘商:塵煙囂起的驚世之美》。
【人物素描】
朱紅玉,女,1961年5月生,經濟師,湖南師范大學公共關系專業畢業,中南大學EMBA在讀研究生。先后在湖南省169廠、婁底煤機廠、婁底地區軍分區八一機械廠工作。現任湖南紅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2年8月,該公司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節能耐磨新材料第一股”。
她是上市湘企中屈指可數的女舵手,將傳統行業小小的磨球玩轉成我國“節能耐磨新材料第一股”。
她堅信技術為王,帶領紅宇新材在耐磨材料、磨球配比和襯板波形設計三個環節取得革命性突破,憑借比美國、歐盟等國際標準更為嚴苛的高性能產品屢次刷新國內空白,俘獲國內外市場,成為行業內首家掌握高效球磨節能綜合技術的提供者。
她在業界有“節能減排的大魔術師”之美譽,為各級政府十分頭痛的高耗能行業做出了重大貢獻。2012年8月,她帶領企業成功進入資本市場。
朱紅玉,她的名字生動展示了巾幗湘商的魄力和魅力,為時代女性書寫了新的標符。
投身商海 小磨球玩轉大世界
1995年,曾在加工、化工、煤礦等多個領域擔任行政、財務工作的朱紅玉下海經商,創辦了湖南紅宇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最初只是從事與耐磨材料行業有一定關聯度的搪瓷產品生產與銷售。
2003年,朱紅玉得知有“技術圭臬,首富搖籃”之稱的中南大學正在研發一種抗磨鑄鐵新產品,由于尚在研發初期,不少人對其前景處于質疑和觀望狀態,她卻認為這是一個絕好機會,并對市場做了全面分析和調研。據了解,耐磨材料廣泛應用在火電、水泥、礦山、冶金、基礎工程、國防等領域,在工業領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堪稱“工業糧食”,未來必將成為信息、生物、能源、環保、空間等高技術領域的關鍵材料和各國高技術發展中戰略競爭的制高點。
當時,我國對耐磨行業的研發幾乎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準入門檻較低、附加值不高,致使市場較為紊亂,很多大客戶都寧可舍近求遠,高價引進國外產品。廣闊的遠景與繁亂的現實間存在著強烈的反差,她認為不久的將來,耐磨行業將迎來巨大的變革,此時正是進入這個行業的最佳契機。
于是,雷厲風行的朱紅玉不顧眾人反對,果敢地做出了重要決定:引進中南大學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科研成果——“鉻錳鎢系抗磨鑄鐵”和“錳鎢鈦耐磨鑄鋼”的專利技術,并投入巨資與中南大學聯合試制抗磨鑄鐵新產品。
人生有時猶如一場“賭博”。在這場“豪賭”中,她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新研制的抗磨鑄鐵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及性價比領先于國內外同類產品,填補了我國一項空白,“紅宇新材”頓時聲名鵲起。
從2004年開始,公司產品陸續在中國鋁業、華能、華電、海螺水泥、馬鋼、大唐電力等知名企業的試用過程中獲得肯定,其以球磨機裝球數量減少35%以上、磨球使用壽命高出1倍以上、耗電量減少25%以上的節能減排效果迅速贏得市場的青睞。有專業人士分析,如果將公司磨球、襯板、球磨機等產品及“高效節能磨球配比技術”在全行業推廣,每年將可為火力發電行業節約耗電量44億度、為水泥行業節約耗電量67.06億度、為氧化鋁行業節約耗電量0.63億度、為鐵礦行業節約耗電量6.81億度……
2006年,紅宇新材引進高創投、中南大學、韋家弘等三家新股東,其中,中南大學作為技術入股的“高效節能磨球”技術,性價比優勢明顯,減少磨球消耗,讓公司的凈利潤從2007年開始呈幾何系數增長。2008年公司自主研發,獨創“高效節能磨球配比技術”,使球磨機裝球量減少,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電耗顯著降低,客戶在應用上好評如潮。
誰也沒有想到,小小磨球會有這樣的魔力,成為我國節能減排領域異軍突起的先鋒。而在當時,國家工信部節能減排目錄上甚至還沒有相關記錄。
技術報國 振興民族工業樹立標桿
雖然商場上屢戰告捷給朱紅玉帶來過些許欣慰,但在她身上展現的是大湘商的氣度和胸襟,她清楚地意識到:“全球資源嚴重匱乏,企業面臨巨大的節能減排壓力,對節能耐磨新材料的依賴逐漸加深,如何喚醒行業的興奮點,引領產業技術性革命,從而強化節能減排,實現技術報國,是今后長期橫亙在企業面前的艱辛而重大的課題。”
由于應用廣泛,耐磨材料市場龐大,單以球磨機耐磨鑄件為計,市場空間至少在125億元以上,而球磨節能技術的應用可為下游企業節電30%以上。為規范這個巨型市場,服務國家節能減排重任,2009年紅宇新材受邀擔綱起草的《鉻錳鎢系抗磨鑄鐵件》國家標準正式頒布,其中硬度指標大于或等于60,超過美國、歐盟以及ISO國際標準。這一標準,也是行業內唯一由企業負責起草的行業標準。
2009年11月,湖南紅宇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始向資本市場進軍,將公司更名為湖南紅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該公司因擴大生產規模,將總部從湘中婁底遷入長沙,新廠房和生產線的投產,標志著公司工藝裝備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011年,公司自主研發的“球磨機臺階形筒體襯板”系列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并列入了“2011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高效磨球與臺階形襯板配套應用整體技術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屬國內首創,該項技術的應用可使用戶的球磨機裝球量減少30-50%,球磨機產能提高5-30%,電耗下降20-40%。同年,該公司產品“鉻錳鎢系抗磨鑄鐵磨球”獲得“2011年度中國鑄造零部件博覽會金獎”;2012年4月,公司自主研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屬型自動化造型生產線取得成功,被中國節能協會評選為“節能中國先進單位”。
高質量的產品、精細化的管理為企業注入長青的基因。目前,紅宇新材已經形成了以主導產品鉻錳鎢系抗磨鑄鐵磨球和臺階形筒體節能襯板為基礎,以綜合物料檢測技術、級配技術、襯板設計技術等多項專業技術為核心的高效球磨節能綜合技術,開創了球磨機節能降耗的新途徑,成為國內唯一的球磨機耐磨鑄件高端產品和高效球磨節能新技術應用方案提供商。
在這里,他們先后建立了中南大學抗磨材料研究所實驗基地、中南大學紅宇研究生工作站及博士生工作站、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湖南省高效球磨機及耐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擬斥資上億元與中南大學聯合打造國家級球磨機工程中心,嘗試帶來“顛覆式”的節能效果。
公司現擁有6項專利技術,包括2項發明專利和4項實用新型專利,推動了耐磨材料行業、材料技術和設計技術的變革和創新。公司被授予“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質量信用AAA級企業”、“中國鑄造行業千家重點骨干企業”和“湖南省企業技術中心”等稱號。
朱紅玉帶領紅宇新材一騎絕塵,躋身耐磨鑄件行業的龍頭企業,奠定了其在該領域的導向性地位,為加大節能減排、振興民族工業樹立了標桿。
巾幗湘商 打造“節能耐磨新材料第一股”
2012年4月16日,紅宇新材IPO二次上會,獲發審會“無條件通過”。據了解,在創業板已掛牌的300多家上市公司中,獲發審會“無條件通過”的企業不足10家。同年8月,紅宇新材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我國“節能耐磨新材料第一股”。同時,紅宇新材的業績與前景被眾多基金和券商所看好,10多家基金的調研員來到湖南金洲新區紅宇新材總部調研,表達了濃厚的投資意向。
公司發展如日中天,朱紅玉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隨著2012年《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材料產業獲得了國家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但政策的利好也勢必會吸引更多的供應商入圍,如何理性面對競爭、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高效性已迫在眉睫。
她認為,“企業要尋求良態發展,必須有正確的方向、先進的理念和卓越的團隊,三者還要保持平衡,如果一味追求快速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
資本市場的告捷絲毫沒有動搖朱紅玉作為一名企業家的憂患意識,盡管紅宇新材的創新能力一再被業界高歌和追捧,但她卻仍然認為人才是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她坦言,女性經商,既籠罩著光環,也因其固然的性格特點,會面臨更多的艱難;既要保持男人的果敢決斷,又要發揮女性細膩敏觸的洞察能力。在多年的商海打拼中,她對人才引進、品牌打造、企業發展等一直銘記在心,憑著超前觀念、穩重步伐和憂患意識,帶領企業攀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個中有酸甜苦辣、經驗教訓,當你沉寂下來,抽絲剝繭地回憶著,未來才會更加成熟、也更懂得珍惜。”
目前紅宇新材產能已達1.7萬噸,募投項目年產2.5萬噸高合金耐磨鑄件項目,預計將于今年12月建成投產。投產后總產能將達到4.2萬噸,包括3.7萬噸磨球產能以及0.5萬噸襯板產能。屆時,公司年產值將達5億元。
“抓住全新的時代契機,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技術投入,全面擴大產能,努力發展成中上型企業,爭取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占有更大的份額。”她神秘地一笑,嘴角溢出滿滿的自信。
不輕諾,不妄言,不放棄,不示弱,或許就是一名成功女性湘商獨特的姿態和魅力,也是她向股民和社會交出的最鄭重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