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該養殖場一直靠26只大煤餅爐供熱,一年支出煤餅費用約21.8萬元。2010年11月,該場開始應用太陽能自動供熱系統,今年3月又進行了生物質燃料鍋爐應用技改,先后安裝了太陽能集熱系統、水源熱泵系統、生物質燃料鍋爐供熱系統,形成了太陽能利用、生物質固體燃料利用、水熱能利用的多種新能源互補的能源利用模式。
據市農村能源辦公室主任張安來介紹,近年來,我市以推進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及能源節約為重點,著重開發利用沼氣、太陽能、生物質燃料顆粒等清潔能源。截至2011年底,全市具有年開發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10.94萬噸標煤的能力,相當于年替代電能2.73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27.27萬噸、二氧化硫2406.8噸、煙塵1859.8噸;全市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達67.9%。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成效最顯著的是太陽能。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計推廣太陽能利用面積達76.2萬平方米,年節約標煤9.14萬噸,相當于年替代電能2.28億千瓦時(相當于一個中小縣的社會用電量),年減排二氧化碳22.78萬噸、二氧化硫2011噸;并且拓展了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以及太陽能光電應用范圍,推廣太陽能路燈、殺蟲燈、草坪燈等2192盞,83.23千瓦。
沼氣利用讓我市眾多養殖戶效益凸顯。陳國清是金東區的養豬大戶,其位于源東鄉雅高村的豬場日均產生豬糞10.8噸、豬尿及污水45噸,如何處理這些污染物一度讓他很頭疼。在農業部門的幫助下,2006年他在豬場西側建造了厭氧池池容為450立方米的沼氣工程,實現了養殖污水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雅高村于2010年實施了聯戶供氣項目,從陳國清豬場鋪設沼氣輸送管網2000余米至雅高村農戶家中,全村163戶農戶全部用上優質的管道沼氣。該場同時還配套完善了沼液、沼渣利用設施,將沼液提供給周邊100多畝白桃、50多畝桂花苗木,提高了沼液沼渣的利用率。目前全市類似這種沼氣整村集中供氣的村莊有32個,清潔能源利用率90%以上的村有50個。建有沼氣利用工程的畜禽養殖場有2500余個。
近兩年,我市以秸稈、花生殼、玉米稈、棉籽殼以及苗木條修剪枝等“三剩物”為原料的生物質燃料顆粒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得到較快發展,并廣泛應用在甲魚養殖保溫行業、賓館浴室等。全市已有兩家農作物秸稈成型或炭化燃料加工廠,兩家正在興建中,今年年底可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