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該車間外送蒸汽量、過剩瓦斯量、機組發電負荷都有大幅度下降,總部電站、水務兩項競賽指標要求比去年要求更加嚴格。面對不利形勢,該車間節電和節水兩路出擊,從“角落”挖潛。在節電方面,改變多年以來的減溫減壓器熱備用的習慣,完善安全措施,停用減溫減壓器,蒸汽全部進入1#汽輪機發電,背壓機組1#機的連續運行,降低了供電標煤耗;降低除鹽水泵出口壓力、降低電機電耗,每月節約電能達到1.2萬度;將2#、3#機組循環水換熱溫差由6~8℃提高到8~12℃,實行循環水溫度極限操作,循環水溫度不低于29.3度,以保證電能最小消耗;乏汽回收設備連續運行,每小時回收0.8~1噸蒸汽;對3#機循環水泵和2#機組兩臺凝結水泵等7臺水泵實施葉輪切削,每月節電3萬度以上。
節水方面,他們在對原有節水措施再細化的基礎上,還對化學水各個單元逐一分析,對新的影響制水比耗的各種因素充分論證和整改:一是通過對反洗水舊除鹽水設備和管線改造及流程調整,使反洗水得以全部回用,每年節約新水1000余噸;二是創新化學水技術,大膽嘗試和創新。車間通過反復技術論證,認為3#濃水反滲透裝置脫鹽清洗時間可以進一步縮短。經過幾個階段的試驗和摸索,將原來的一次清洗24小時逐步縮短為2小時,大大減少了一級濃水排放時間,每月多回收1200噸一級濃水,節約新水1100噸,全年節約新水1.1萬噸;三是車間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應用,技術人員郭躍華創新思維,通過采取酸、堿和壓力清洗相結合的方法,解決了長期以來精密過濾器濾芯堵塞難題,既為精密過濾器長周期運行創造了條件,又節約了精密過濾器自動反洗用水,每月減少反洗水排放200余噸,全年節約新水2400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