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威海電廠工作人員正在監控脫硫運行系統。
◎記者 劉元玉
《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對火電、鋼鐵、水泥等高排放行業以及燃煤工業鍋爐實施高效除塵改造,要求推進脫硫脫硝工程。
為切實加強全市脫硫脫硝設施運行管理,確保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9月17日至18日,市人大城環委組織了主題為“防治大氣污染,推進節能減排”的“2012威海環保世紀行”活動。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畢禮偉的帶領下,環保世紀行檢查采訪團走進全市十多家重點排污企業,進行了明察暗訪。
脫硫技術已成熟
脫硝正處于起步階段
9月17日,環保世紀行檢查采訪團在榮成天頤熱電有限公司看到,脫硫塔設備正在緊張運行著,煙筒里冒著白色氣體,脫硫塔下面管道里不斷流出黃色液體。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采用濕式鈉堿法脫硫,通過脫硫塔內的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硫發生反應后,生成硫酸鈉達到脫硫的效果。
據天頤熱電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譚君賢介紹,2008年4月,他們投資1300萬元建設1、2號鍋爐濕法爐外脫硫設施,2008年9月正式投入運行,脫硫效率分別為85.7%和85.8%;2010年9月,鍋爐脫硫DCS控制系統投入使用,并在鍋爐入口安裝在線監測系統;當年10月對鍋爐旁路煙道進行鉛封,有效保證鍋爐脫硫系統的正常運行。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熱電企業以及重點排污企業都已安裝脫硫設備,脫硫方法各異。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市減排效果明顯,全市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投入近5億元,完成了15個大氣污染點源的治理,全市累計減排二氧化硫2.215萬噸,超額完成了“十一五”減排工作任務。
與脫硫技術相比,我市重點排污企業的脫硝工程進展較慢。“對于‘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中提出企業脫硝,我市重點排污企業的脫硝項目,除華能威海電廠運行脫硝設備外,有的處在籌備階段,有的處在規劃論證階段,有些企業則處在觀望階段。”一位環保部門的負責人坦言道。
在華能威海電廠機組控制室內,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顯示,5、6號機組脫硫脫硝設備運行的各組數據傳輸正常。“2010年底和2011年初,5、6機組實行了“三同時”,即:機組發電時,同時實行運行脫硫、脫硝設備,設計脫硝效率為50%,目前,脫硝效率僅達到40%以上。”華能威海電廠副廠長王垚說。
脫硫脫硝
企業運行成本高
9月18日10時,文登西郊熱電有限公司在線監測系統數據記錄員初雨正在認真記錄此時運行的脫硫數據。
記者在電腦系統上看到,18日10時脫硫運行數據:“煙氣進口”的二氧化硫含量每標準立方米1259毫克,“煙氣出口”的二氧化硫每標準立方米139毫克,此時脫硫設備的脫硫效率為88.95%。“我們3人24小時輪流值班,每小時記錄一次,記錄數據每月上交一次留作存檔。”初雨說。
據了解,文登西郊熱電2007年8月完成循環流化床鍋爐自動加鈣系統建設,同時投資50多萬安裝了煙氣在線監測裝置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為提高脫硫效率,該公司2009年又投資700多萬元,新上一套雙堿法煙氣脫硫裝置,濕法爐外煙氣脫硫裝置采用DCS控制系統,提高了脫硫設備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為維持脫硫設備的正常運行,我們每月要使用500噸火堿,每天運行費需要2至3萬元,一年下來,為環保投入近千萬元費用。”文登西郊熱電廠總經理劉仁強無奈地說。
像文登西郊熱電有限公司一樣,不論技術如何成熟,重點排污企業的脫硫運行都遭遇了脫硫高成本這一瓶頸。
于是,環保世紀行采訪檢查團明察暗訪過程中發現,有個別企業為減少成本,降低脫硫設備運行率。在檢查過程中。記者要察看設備運行記錄時,有個別企業以設備停電、故障等理由搪塞,有的DCS控制系統的歷史數據無法調出、煙氣在線監測形同虛設。
十二五減排
脫硫脫硝一路同行
“熱電企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占全市工業排放量的72%和68%。熱電企業按規定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是至關重要。”環保部門負責人一語中的。
據了解,全市15家重點行業企業需建脫硫脫硝設施,其中,熱電行業13家企業43個機組均已基本建成不同工藝的脫硫設施,多數安裝煙氣在線監測系統、DCS控制系統和工況在線監控系統。環保部門對11家電廠的35個煙氣旁路擋板實施了鉛封,促使脫硫工程穩定運行。同時,我市鋼鐵和建材行業有2家企業也都建成脫硫設施。
隨著脫硫技術的成熟,“十二五”期間,我市減排的重點轉向“脫硝”,引導企業加大對脫硝技術的規劃論證,建成或改造脫硝工程。目前,全市已完成了5個機組的低氮燃燒器改造或脫硝設施建設。
“我們將不斷加強對我市脫硫脫硝設施的監管,確保已建成在脫硫脫硝設施的正常運行,要求DCS控制系統歷史曲線保持半年以上,脫硫脫硝設施運行臺賬清晰完整。督促做好燃煤電廠的煙氣旁路拆除工作,確保所有機組煙氣旁路在2014年底前全部拆除。”環保部門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