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4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服務型制造大會在杭州召開,大會以“新變革 深融合 強驅動”為主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高興夫出席大會,并為我國首個服務型制造研究院揭牌。大會展示了我國服務型制造最新發展情況,全面解讀了服務型制造發展政策,總結了發展模式和典型經驗。大會還發布了服務型制造區域發展年度指數和有關標準征求意見稿,為服務型制造標準化工作開啟了新起點。
王江平副部長指出,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制造業加速恢復發展,有利于破解我國制造業長期發展面臨的矛盾與約束、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王江平副部長強調,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15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部署,積極謀劃新思路,統籌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強化政策引導,進一步完善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政策環境;由點及面全面推進,持續開展服務型制造的示范遴選和培育推廣工作;夯實發展基礎,健全標準、人才、公共服務體系。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高興夫表示,在推動服務型制造過程中,浙江省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新機遇、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新趨勢、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新賽道,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育先機、開新局,走出新路子,努力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高興夫副省長表示,本次中國服務型制造大會在浙江舉辦,為浙江省深入發展服務型制造,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帶來新機遇。希望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一如既往地給予浙江省關心、指導和支持。期待各兄弟省、市和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進一步深化與浙江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為建設制造強國匯聚力量。歡迎企業家朋友們抓住浙江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機會,合作共贏、共謀發展。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大力推動服務型制造向價值化、專業化、協同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本屆大會由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杭州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一起承辦。來自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建中央、浙江省相關部門、知名高校,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示范單位,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成員單位,以及有關企業、媒體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大會亮點
我國首個服務型制造研究院揭牌
大會期間,王江平副部長、高興夫副省長共同為我國首個服務型制造研究院揭牌。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和支持下,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關心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與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杭州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方合作創建服務型制造研究院,并于近日注冊成立。
研究院采用“公司+聯盟”的運營思路,充分發揮內生活力和創造力,聯合聯盟海內外資源,以“小核心”帶動“大協作”,快速構建研發能力,持續強化政府支撐、深化行業服務,開展理論政策研究、標準建設與評價、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實踐、技術成果轉化、典型經驗總結展示、人才培養和實訓等工作。
服務型制造區域發展指數首次發布
大會首次發布我國服務型制造區域發展年度指數——《服務型制造區域發展指數(2020)》報告,總結各地服務型制造發展成果與經驗。報告顯示浙江、江蘇、廣東、上海、四川、福建、安徽、遼寧、云南和河北10省服務型制造發展領先。
該指數報告是在各省、市、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牽頭,聯合行業協會、骨干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共同編制。通過探索構建基于發展環境、工作基礎、發展成效、融合程度四個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各地區服務型制造發展狀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描繪了我國服務型制造發展的總體輪廓。
指數報告的發布為我國制定服務型制造發展戰略規劃、提高區域政策精準性提供有力支撐,為各級政府探索差異化的服務型制造發展模式、優化地區產業結構提供有益參考,進而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躍升,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有關聯盟標準(征求意見稿),開啟服務型制造標準化工作新起點
會上發布了由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和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聯合編制的《服務型制造基礎和術語》聯盟標準,界定了服務型制造基本框架和術語定義,明確了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基本概念與范圍,為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的構建奠定扎實基礎。會上還發布了《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分析服務型制造本質,為后期系統性建設相關標準,評價發展水平提供指引。
聯盟成立專業工作組,研討共性技術目錄編制方案
在第二屆聯盟理事會暨第三屆專家委員會會議上,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成立總體推進、標準與評價、共享制造、案例研究與模式推廣等多個專業工作組,切實推動各項工作開展。
為解決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共性技術問題,在“服務型制造50人論壇”上,對服務型制造共性技術目錄編制方案進行了研討。
論壇研討、產融培訓、企業調研形式豐富
為發揮典型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大會期間多家典型企業分享了經驗,杭州制氧機集團、陜西汽車集團、杭州老板電器和慧與(中國)等企業分享了服務型制造轉型經驗。大會期間還成功舉辦“服務型制造萬里行——走進浙江”論壇、“實踐調研與服務型制造典型模式”專題活動,與會代表走訪調研浙江春風動力和杭州西奧電梯等企業,共同探討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結合模式。
針對服務型制造人才培養,大會還組織了“面向服務型制造的數字化轉型”專項培訓活動,以及“產教融合、才智匯聚助力服務型制造發展”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