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火焰山下,投向低于海平面的吐魯番盆地,看看那里正在發生什么。
不占用一畝基本農田
吐魯番地區那么多干部,馬禮松的頭銜應該是最長的。8月13日上午,坐在地區發改委一間辦公室里,馬禮松接過記者的采訪本,在空白頁上寫下他的職務: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自治區和諧生態城區暨城鄉一體化吐魯番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
我們還是簡稱吐魯番示范區吧。這個示范區規劃面積8.8平方公里,控制面積30平方公里。之所以設立這樣一個示范區,其背景是隨著吐魯番市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原有的舊城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城市要擴展,舊城周邊的葡萄園、農舍、文物景點輕易動不得,更何況吐魯番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固有的歷史風貌必須精心維護。這種情況下,吐魯番地委、行署只能跳出老城,在城市東北方向的火焰山下找到了一片空曠且不占用一畝基本農田的戈壁灘。
示范區總體規劃委托廣州規劃設計院負責。規劃過程中,原國家建設部部長、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汪光燾建議吐魯番“結合西北地理氣候特征,打造干旱區生態優先發展城市”。
規劃制定之前,吐魯番地委、行署先后七次邀請中科院、北京歐亞科學院等單位專家,對吐魯番示范區的交通、綠化、建筑風格、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專題進行論證。
根據規劃,吐魯番示范區分三期實施,兼具居住、辦公、金融、商業物流等諸多功能,到2020年人口規模達到6萬。目前一期、二期項目都已啟動。
所有樓房都不超過一棵樹的高度
吐魯番示范區一期項目2010年5月啟動,主要建設內容是5000套保障性住房,計劃今年10月交鑰匙。“所有單體建筑節能功效都能達到65%,比一般樓房多15個百分點。”馬禮松介紹。
這15個百分點是怎樣提高的?馬禮松為我們逐一解釋:每棟保障性住房的單元入口都建了遮陽門斗,有了這樣一個門斗便可有效降低冷熱交換——夏天戶外的酷熱不會長驅直入,冬天樓道里的熱空氣也不會輕易散發。
所有的窗戶都采用三層真空玻璃。我國北方絕大多數建筑采用雙層玻璃,南方干脆就是單層的,三層真空玻璃無疑可以更好地起到隔熱保溫作用——夏季吐魯番氣溫超過40攝氏度是再平常不過的。
外墻和屋頂增加保溫層。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區新建保障性住房地下室不在“地下”,而是在房頂上!如此設計并非標新立異,而是從增加屋頂隔熱保溫效果考慮。
每棟樓設計高度都不超過一棵樹:吐魯番夏季赤日炎炎,把樓房控制在一棵樹的高度——四層樓,意味著等到各種樹木長高,枝葉就可以為每戶人家的窗戶和陽臺遮擋陽光。“類似這樣的設計思路,都是一次次論證碰撞出來的。”馬禮松笑道。
每棟樓的屋頂都是一座小型光伏電站
吐魯番示范區今年計劃交工的293棟保障性住房,結合新能源建設全都采用斜屋頂,每棟樓的屋頂南坡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相當于每棟樓的屋頂都是一座小型光伏電站。樓與樓之間用微電網串聯,根據各家各戶用電情況相互調節。
這種就地發電、就地利用的新能源應用模式,以往僅局限于荷蘭、德國、日本那樣的發達國家,在我國如此大規模應用還屬首創。
整個示范區屋面安裝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總裝機13.4兆瓦,可滿足所有居民用電需求且略有結余??紤]到吐魯番偶爾也會出現陰天或雨雪天氣,示范區另外架設了兩條35千伏輸電線路,明年計劃再增加一條110千伏輸電線路——上述電力通道都是雙向的,既可作為光伏發電設備的補充和備用電源,也可將富余的光伏電力輸送到大電網上。
由于吐魯番示范區的太陽能光伏及微電網項目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新能源項目,入住示范區的老百姓只管享受新能源帶來的便利,無需為相關硬件投入掏一分錢。
示范區保障性住房每平方米售價在1400至1600元之間,具體掏多少,根據每個人以往享受房改政策的情況而定。
為了降低住房造價,示范區管委會作為項目甲方對建房所需鋼材、水泥、空心磚、塑鋼門窗等六大主要建材實行統一采購。比如鋼材,管委會憑借“大客戶”身份,要求負責供貨的鋼鐵企業以低于市場價的價位提供鋼材,并且在合同簽訂后隨市場行情變化“遇漲不漲,遇降則降”。
太陽能熱水器和地源熱泵
示范區每棟住宅樓屋頂統一安裝了太陽能熱水系統。以往吐魯番也有不少人家在房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由于品牌五花八門,質量良莠不齊,一旦發生真空管爆裂,屋頂就會發生“洪水”,搞得住戶手忙腳亂。
示范區統一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真空管,通過導熱介質將陽光的熱量傳遞到自來水管。也就是說,真空管的內部是空的,即便發生爆管現象,也不會導致屋頂跑水。
各家各戶室內還安裝了輔助電加熱熱水器,確保不同天氣條件下都有源源不斷的熱水。
利用淺層地熱實施的地源熱泵工程,為整個示范區提供集中供熱和制冷。這項技術用通俗的話解釋就是利用地下水恒溫的原理,將150米深處地下水的溫度能量通過循環“提取”出來,借助各家各戶安裝的風機,夏季起到降溫作用,冬季用于集中供暖。
有了地源熱泵技術,吐魯番示范區無需建鍋爐。示范區一期項目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倘若沒有地源熱泵,5000多家住戶都得購置空調不說,示范區還得修建一座100噸的采暖鍋爐外加若干換熱站。
一座100噸的鍋爐一冬天大約需要燃燒兩萬多噸煤,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塵。想想看,那么多污染物日夜不停地拋撒到空中,周邊環境會是什么樣?
現在好了,借助一項新技術,上述污染全部歸零。
為我國西部提供更好的城市發展模式
示范區西邊原本有一條灌溉渠,還有一些過去采沙石留下的大坑小坑。去年7月,示范區管委會在灌溉渠和沙坑基礎上修建占地1200畝的帶狀公園,沙坑就地改造成人工湖,水面達260畝。到今年8月,帶狀公園工程量已經過半。記者前去采訪時,見到一群全身曬得黑不溜秋的巴郎子正在渠溝里撲騰,不知他們中能否出來幾位游泳高手?
與保障房小區一路之隔的中央水景公園占地490畝,其中水面196畝。一期工程包括駁岸和湖底防滲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重點打造綠化景觀。
按照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吐魯番示范區綠化覆蓋率將達到45%。居住區環線單獨開辟綠色慢行步道,兩側營造以葡萄廊架為主要特色的綠地景觀。
一期工程還包括22輛電動公交車(電力來自示范區太陽能光伏發電及微電網控制系統),每輛售價150萬元。據說上海世博會使用的也是這種電動公交車,啟動特別平穩。首條電動公交線路計劃從吐魯番老城區通往示范區。
二三期項目除了學校、醫院、商業網點、金融機構、社會管理機構和部分行政機關,還有一系列國家級研發中心和監測中心。比如國家氣象局建設的我國第一座光伏氣象站,就將落戶吐魯番示范區。此外還有新能源成果展示中心、太陽能光伏板檢測中心、微電網控制中心等等。
“吐魯番示范區是國內第一個光伏示范城市,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住建部等部門都高度重視并給了很多支持。”8月初剛到日本參加第七屆中日環保節能綜合論壇的馬禮松強調:“我們承擔的是歷史賦予的使命,那就是為我國西部城市提供一個可供選擇的更好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