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為產業發展之根本,也是企業競爭力的源頭。隨著LED照明步入發展黃金期,該產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似乎也不太平靜,不少業內企業談專利而色變。尤其在LED燈飾外觀方面,在高額的利益驅動下,模仿便捷與低成本讓其成為抄襲的重災區,讓很多注重專利研究的LED企業都深受其害。
抄襲成風仿冒不止 我的專利誰動了
LED照明行業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快速發展壯大之后,LED行業后續無力的癥狀越來越明顯,專利越來越成為LED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從燈飾外觀到內部構造,很多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國內LED企業將模仿與抄襲看成是唯一的出路,讓很多注重專利研究的企業深受其害。
LED燈飾產品以美觀著稱,特別是在家私燈飾產品中,各類造型的燈飾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但是,燈飾外觀因其較低的技術含量讓很多小工廠也有能力根據設計圖與實物就能輕而易舉模仿出來。采訪中,有采訪對象透露,參加某燈展時,曾被某家LED企業的銷售人員攔住,指著偌大的展廳說:“這個展廳的燈飾,你看中哪個,我們都能給你做出來,價格有優惠。”這種近乎公開的抄襲卻已經成為了行業難題,也成為制約國內LED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
深圳是我國LED企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深圳LED廠家近2000家,產值超過1500億元,約占全國1/3的份額。我國的LED照明行業仍然處于群雄混戰的階段,歐普、雷士照明等大型企業盡管規模較大,但去年的產值也才40多億元,遠遠沒達到行業領頭羊的地位。為減少生產成本,企業往往將很多中間環節外包給其他企業,從剛開始的模具生產環節,再到拋光、電鍍、出廠等多個環節皆是如此,絕大多數的抄襲都是在這些環節中產生的。
企業如驚弓之鳥 仿若諜戰片交易模式
LED燈飾行業抄襲已經到了人人自危、家家膽寒的地步。以一家知名LED燈飾生產企業為例,在參加燈展的時候,這家企業從不把自己最新的產品放在展廳里面,而是會放一些兩三個月乃至半年前的產品,這些產品造型不算過時,但在市場上基本上都能找到,尋找顧客時,業務人員會進行一定的篩查、詢問,并與你接觸一段時間之后,才會邀請你去他們真正的展廳。這類展廳非常私密,往往有多道大門幾組人看管,陳列在里面的就是這家企業真正的新款,像這種新款一般一個季度展出一次,不允許拍照。
不用驚訝,在燈展里面大家都不會放真正的新款,不然燈展還沒結束,產品的模仿品就在市場上能看到了。特別是一些沒技術含量,完全靠新穎獨特的外觀取勝的燈飾,提前放出來是不可能的。而這種諜戰片似的交易模式已經是國內LED專利保護現狀的真實映照。
為什么LED行業抄襲現象那么嚴重呢?因為國內很大一大部分的LED生產線都是作坊式的小型工廠,這類工廠專利保護意識較弱。大中型的企業不敢冒著被控告的風險抄襲,專利侵權逐漸成為小型企業、小型加工廠的“生存之道”。那種小型加工廠是最難以防備的,但是也有很多抄襲現象是由客戶要求的。
應該建立那種全行業性的專利網站,最好是由行業協會或者牽頭,但是很遺憾,現在并沒有,或者是影響力太小并不普及。同時,我們也可以建立一個全行業的專利交易平臺,將專利授權使用。比如,產品開發能力強的,可以設定一個專利保護期,過了這個時間按照一個合理的價格將專利授權給大家生產。這樣,對于開發企業來說,可以換一種思路賺錢;對于開發能力弱的企業來說,也不必偷偷摸摸地仿冒抄襲;對于行業來說,減少了中小企業獨立研發的成本,企業間可以相互合作,更好地推動行業發展。
專利成競爭武器 保護助力“雙創”知識產權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戰略之一。創新雖然不單單只是技術創新,但毫無疑問,技術創新是重要層面,而實現技術創新,對技術專利的保護是關鍵。以專利為代表的知識產權已經成為高科技企業的競爭利器。
這幾年,半導體照明產業逐漸擺脫了技術含量低的帽子,第一波技術創新已經基本完成,專利也成為企業開拓市場、打擊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深圳市半導體照明產業促進會秘書長鮑恩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行業協會來說,也經常辦一些輔助性活動,比如說和一些專利注冊機構或商標注冊機構合作,在一些協會活動中教授企業專利保護的相關知識。同時他表示,現在他們有一個國家知識產權深圳交易中心,地點就位于南山區,LED企業能在交易中心進行專利的相關收購或授權。鮑恩忠認為,一味提高處罰力度并不是有效的解決辦法,政府加大對缺少專利研究實力的中小型企業的扶持,提高中小型企業的研究實力才是真正減少行業專利侵權現象的有效措施。同時,推進行業自律,降低行業對抄襲現象的容忍度。
“現在的LED行業內技術專利很大部分在大型企業手里,所以,通過專利交叉授權或者其他方式得到相關專利的授權才是首要之重,但這并不穩妥,對于企業來說,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全,所以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取專利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譬如雷士5億收購新世代LED半導體技術國際專利,勤上光電參與收購飛利浦流明600余項LED相關技術專利等。”
正如同鮑秘書長所言,企業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才是關鍵,只有自身有專利,才能有底氣拒絕抄襲,讓企業走得又快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