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協調,共同推動創建工作深入發展。該市積極響應和參與全國、自治區開展的公共機構節約型示范單位、節水型單位創建活動,大力實施綜合節能改造。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覃加義介紹,該局積極與財政、發改、水利、節約用水辦公室等溝通聯系,統一部署“兩創”工作,并不定期督查指導;同時,市、縣兩級政府撥出專款用于創建工作,要求節水、節能照明器具安裝率達到100%。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節能改造資金3100多萬元,實施節能改造項目196個,大幅降低能源資源消費,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重監管,建立全市公共機構能耗監管平臺。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委托開發了一套集能耗分項計量、自動采集、實時監控和能效評估為一體的市級公共機構能耗監管平臺,每天對已納入的6家公共機構進行實時監管。2016年以來及時發現、整改公共機構用能偏高等異常情況20余次,最大限度杜絕能耗浪費。
重創新,積極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該市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投融資機制創新,由單純依靠財政投資向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市場機制轉變,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助推公共機構節能減排。目前,全市各級公共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對既有建筑完成節能改造面積達4.8萬平方米,實施城市道路照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3個,引進社會資本達2000余萬元,有效推動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公共機構節能技改上的廣泛應用。
重推廣,加大新能源汽車應用工作力度。該市印發了《來賓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明確規定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公務用車新增、更新時,新能源汽車購買比例應不低于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30%。吸引節能企業在市行政中心外部停車場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終端24套。截至目前,全市購買和租用新能源汽車87輛,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106套,充分發揮了公共機構示范、引領和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