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自2009年2月起,央視大樓、上海膠州路公寓、沈陽皇朝萬鑫大廈等相繼發生的震驚全國的火災,對保溫材料行業帶來的沖擊前所未有。此間,有關部門政令的多變,相關標準的前后矛盾,市場應用的混亂,各方意見的紛爭…… 帶來一些亂象和負面作用,使保溫材料發展無所適從,難有定論。當然,也逼得保溫材料走上不斷研發創新之路。
直到2014年底,就建筑節能工程防火而言,一些關鍵性的行政規定以及技術標準陸續正式出臺,結合 2013年10月《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 8624-2012的頒布,今年5月1日《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實施,致使涉及建筑節能工程中保溫材料的防火安全的要求,基本上塵埃落定。目前,一些省市正在結合本地域實際情況,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的要求,編制外保溫材料防火技術規程或技術要求。
2從節能要求看
近幾年,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不斷加強。國家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均已修編。外墻、屋面等圍護結構傳熱系數限值進一步降低,各省市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也在相應修編。北京、天津已出臺了更高的節能要求,要達到居住建筑節能率75%、公共建筑節能率65%的節能設計標準。這些標準的制定,一般情況下,今后3-5年內建筑節能要求不會有大的變化,會穩定一段時間。
3從材料標準看
與此同時,保溫材料的行業產品標準和系統材料標準及應用技術規程也在修編,且有不少新的標準、規程出臺。如《真空保溫板》、《泡沫玻璃絕熱制品》等,還有一些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在編制中。2013-2015兩年間出臺了20余個標準和應用技術規程,為統一保溫材料的性能標準及規范工程應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旧闲纬闪吮容^完善的標準體系。
隨著《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修編、頒布,用于建筑外保溫材料的產品標準、系統材料標準和應用技術規程的出臺,以上三個方面:防火、節能、產品及應用,從標準的層面上來說,基本上有了統一、明確的要求。因此說,今后一段時間內,建筑保溫材料在產品生產和技術應用上將進入“新常態”——即穩定提高階段,這個階段是經濟增長動力的轉變,是產業結構的深層調整,這對于保溫材料質量和應用技術水平的提高將呈現出一個良好的氛圍。
建筑保溫材料發展前景展望
我國實施宏觀經濟調控,2015年GDP總量預計增長7.0%。(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6.9%)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固定資產投資放緩,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及銷售面積均出現下滑,且庫存壓力增大,建筑材料行業中水泥、鋼材等主要建材市場均不景氣,所以很多企業認為保溫材料行業將受重創,前景堪憂。我們認為現階段保溫材料行業進入轉型升級、兼并重組是不可避免的,但就整個行業來看前景依然看好。為什么?
1節約能源是經濟發展永恒的主題
我國需要資源,尤其是能源。預計到2050年我國的能源需求量會是現在的三倍左右,自2005年以來,國家在能源方面的投入超過其他行業,十年間,投入約4000億美元用于保障14億人的能源供應。
開源是一方面,還必須節約能源。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23%。今后,我國農村集中居住、撤并村莊力度加大,夏熱冬冷地區開始發展集中供熱,大型公建占公建比例越來越大……這些新趨勢將對建筑能耗產生顯著影響,必須進一步節約能源。
2我國房地產業仍存在發展空間
從宏觀講,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經濟尚處于發展階段,增長潛力巨大。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表明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3個“1億人”( 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將產生較大的住房需求。初次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依舊旺盛,居民改善家庭居住環境的愿望仍然比較強烈。
從房地產行業來看,整體仍處于下滑的局面,但自今年年初以來,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推動住房消費,房地產企業到位資金2015年3月開始出現回升勢頭。從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的數據看,我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4.2%,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7%。房屋新開工面積11.48億平米,同比下降12.6%。,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3.5%。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3億平米同比增長7.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8.2%,房地產形勢整體有回暖跡象。房地產行業發展趨穩,但不要期望回到幾年前那樣火爆。即使是新開工面積有所回落,國家也要維持房地產業相對平穩的運行狀況,也仍然需要建設符合節能標準的建筑,這也要使用保溫材料。
3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提高
人民對生活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對建筑服務品質提出更高要求。當前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水平低,即使目前正在全國大中城市推行“三步節能”標準,也只相當于德國90年代初的水平,能耗則是德國的2倍。為了加快節能減排的步伐,必須盡快全面推行新的節能設計標準。北京、天津已出臺了居住建筑節能率75%、公共建筑節能率65%的節能設計標準。 以天津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為例簡單估算,9層以上的住宅外墻傳熱系數的限值從0.70W/(m.K) 降為0.45 W/(m.K),降幅36%。
4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任務繁重
目前我國既有建筑面積約460億平米,其中北方城鎮既有建筑面積約80億平米,有大量的既有建筑需要進行節能改造。《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程》JGJ/T 129-2012已于2013年3月實施,要求嚴寒和寒冷地區圍護結構傳熱系數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的有關規定,仍將需要大批的保溫材料。
另一方面,對于九十年代以來建設的節能住宅,已使用20多年,相當一批住宅將進入維修期。預計對于外墻外保溫質量及耐久性的大檢查將會進行。屆時新一輪的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仍需大量的保溫材料。
5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步伐
我國每年農宅面積新增約8億平米。按總量看,占建筑總能耗的34%(2008年)北方農村冬季室內氣溫偏低,較同一氣候區城鎮住宅的室內溫度低7-9℃,普遍熱舒適度較差。2013年國家標準《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T 50824-2013實施,“十三五”期間將啟動的農村建筑節能改造也將需要大批保溫材料。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對建筑生活品質及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由于建筑自身特性屬于長期用能的行業,隨著建筑存量大幅度增加使得建筑總能耗不斷增長趨勢。因此需解決在滿足人民對建筑服務品質提高和控制建筑能耗增長趨勢的矛盾。
6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的發展迅速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3)1號文件轉發了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制定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要求“全面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其中第七條就是要大力發展綠色建材,要研究建立綠色建材認證制度,編制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引導規范市場消費,還提出了推動建筑工業化化、推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要求。2014年5月住建部與工信部聯合發布《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正在編制的國家綠色建材的評價標準與細則也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2014年底,我國修編并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北京、天津也出臺了地方標準。同時京、津、滬擬要求所有民用建筑設計全部達到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天津還編制了《綠色建材評價技術導則》(試行),其中對保溫材料的綠色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性能,如燃燒性能、尺寸穩定性、導熱系數等按其優劣規定了得分的多少。
2015年8月31日工信部、住建部聯合發布《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提出到2018年綠色建材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30%,綠色建筑應用比例達到50%,試點示范工程應用比例達到70%,既有建筑改造應用比例提高到80%。保溫材料的發展不能脫離綠色,只有順勢而為,才有希望。
綜上,我們認為建筑保溫材料的發展前景依然看好,但要提高質量,滿足建筑節能特別是綠色建筑的需求。所以,真正發展綠色保溫材料是要下大力氣的,BIM數字化技術、互聯網加、大數據、3D打印、工業革命4.0等和保溫材料的發展也有密切關聯,一定要把創新牢記在心,盡快實現綠色夢想。愿保溫企業共同攜手、開拓奮進,為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