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山熱電位于石獅市沿海三鎮工業帶中心,建廠前,周邊漂染企業自備小鍋爐多,環保設施配置不足。“我們從建設之初目標就非常明確。在石獅市大堡、伍堡、錦尚三個工業集控區的中間位置建設兩臺高參數、大容量的熱電聯產機組,通過低壓集中供熱、中壓集中供熱和超低排放改造‘三步走’,替代周邊企業自備的導熱油爐和蒸汽小鍋爐,節能減排成效明顯。現在集中供熱已成為企業的名片。”鴻山熱電公司總經理俞金樹告訴記者。
在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鴻山熱電的每一步環保提升,都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公司2011年投產后,實現了向大堡、伍堡和錦尚三個工業區內62家企業低壓集中供熱,替代并拆除了111臺燃煤蒸汽小鍋爐。”俞金樹說,但集中供熱后,問題并未根除——漂染企業布的定型離不開導熱油爐,導熱油爐在,煙囪就沒辦法拆除。
如何突破瓶頸?經過當地環保局協調,公司聯合生產廠家開展試驗,在國內首創中壓蒸汽替代導熱油爐技術,并在三個工業區進行推廣應用,替代并拆除了工業區內75臺導熱油爐和49根煙囪。“燃煤污染徹底消除,工業區面貌煥然一新,廣東、浙江、江蘇等地企業也紛紛過來取經。”
2017年春節期間,在環保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鴻山熱電又投入2.7億元,對兩臺燃煤機組的脫硫、脫硝、電除塵等設施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投入運行后,有效地削減了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排放量,當前超低排放的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一組數據,有力地佐證了鴻山熱電的減排成效:通過“三步走”的環保和減排工作推進,按第六次人口普查石獅市63萬常住人口測算,鴻山熱電每年為每個石獅人減排二氧化硫15.40千克、氮氧化物5.42千克、煙塵6.19千克。尤其是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后,鴻山熱電各項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硫降到原來的1/3,氮氧化物降到原來的1/2,煙塵降到原來的1/3。
值得一提的是,燃煤電廠的環保提升,已在泉州市全面鋪開。自2015年泉州市啟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工程以來,全市納入改造范圍的3家大型火電熱電企業共8臺發電機組中,目前已有7臺完成改造,剩余1臺預計于今年10月份完成。